【微故事.微体会】大祥区:修井记

5月,艳阳高照,清风徐来,花香摇曳,井水叮咚。一层层厚厚的青苔,路旁长满了植物,有玲珑翠绿的碧竹,有挺拔威武的水杉,还有雪白茂盛的栀子花,大祥区板桥乡蔡家村青石板路写满了古朴和沧桑。闻着树林的古朴清幽之气,仿佛已品尝到了甘冽可口的井水。不远处水井旁,村民在取水井打水,在老水井边洗衣洗菜、乘凉聊天……
我们一行人没有打搅这片刻的和谐,正准备离去。
“是区纪委的同志来了。”有相识的村民李红梅一个劲地向我们打招呼,表示感谢。“在你们的督办下,水井的水质变好了。”
李红梅是蔡锷乡人,七八年前嫁到这儿,她对这口井的感情很深,“过来之后,和周围的邻居不是很熟悉,可很多邻居都来离家不远的这儿取水、洗衣,大家边洗边聊天,我就和大家真正地熟悉起来。”
事情要从一件交办函说起。五个月前的一天,大祥区纪委监委在梳理市纪委“一水一室”情况反馈过程中,认为此事事关农村饮水安全,于是将山塘饮水工程整改列为重点督办,并立即深入走访。
当时恰逢小寒节气,天气寒冷,老天也不约而同地下起了阵阵小雨。我们一大早就来到蔡家村,在李红梅的陪同下冒雨徒步走了约500米的泥泞小路,查看了这口人饮水井。作为村民生活用水的老水井长满了苔藓。打开取水井盖,水面泛着点乳白色。
“取水井与老水井相联,抽水泵启动时旧水井中洗衣洗菜的污水倒灌进抽水井,对饮水水质进行污染,水质变脏后,就几乎没有村民来此打水了。”在场村民反映道。
李红梅拉着我们用力摇了摇,道:“希望区纪委的领导帮忙,协调相关部门,使村民能快点喝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在回来的路上,村民的话语还在我们的脑海里翻腾,还有老百姓热切期盼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时的神情,更是深深地刺痛着区纪委监委人员的心。为了让这些群众早日喝上一口干净的水,我们在途中一路想办法,找对策。
回来后,区纪委监委领导高度重视,把这一事关民生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区水利局,要求区乡两级共同想办法解决。并就如何解决好农民生活用水问题,同区水利局和板桥乡进行了交流,一起商量该如何解决存在问题,让群众能够喝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区纪委监委提出整改建议,重点布置和安排派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组专门跟踪。
“农民生活用水,事关切身利益,决不能等闲视之。大家都要认真整改、查找问题,加快修复、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加强管理,确保农民有水吃、吃净水。”区纪委监委领导在交办会上作出强调。
区水利局和板桥乡、蔡家村对区纪委监委反馈的问题非常重视,对交流情况积极采纳,多次对水井进行勘测。原定于春节假期后立即组织施工整改,但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迟了工期,加之入春后雨水增多,在此期间,已做好了井水周边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同时派驻纪检组在周边院落进行入户宣传,劝导老百姓共同爱护水源,不到水井去洗衣洗菜,确保水质不受影响,接下来进行跟踪督促整改落实情况,尽快让蔡家村群众喝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
4月15日,派驻纪检组再次来到修复现场,清除的井底淤泥堆在井边。区水利局谢华飞告诉我们,他们抢抓雨天间隙,争取3天完工,当前正在解决截水墙的问题。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取水井存在细小裂缝,导致旁边旧水井的水倒灌到取水井里。经过研究决定,在两个井之间新建一座长15米,深1.5米,厚0.2米的截水墙,将取水井和旧水井完全隔断,防止井水倒灌。4月16日抢抓雨天间隙,施工队终于完成了施工和整改工作。
这次我们来,是对整改工作进行回头看,5组村民徐雅辉感激地走上来告诉我们:“我是土生土长的村民,2005年修建的山塘人饮工程,改善了村民饮水问题,这次也幸好区纪委重点督办,赶在汛期前修复取水井,让我们喝上放心水。”
“饮用水的保护措施也很到位,水质安全让我们更放心了。”10组村民姚定国高兴点赞政府部门的工作成效。
我们告诉村民,能够切切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生活生产困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最大的收获,同时也是对于我们工作所给予的肯定。今后,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临走前,我们来到了取水井旁,接过村民的水瓢,水质清澈,饮一口井水,嗯,果真清爽甘冽,细细咽下去,似有无尽回甘涌上喉咙。真甜……(大祥区纪委监委 徐洪)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