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入村督查手记】娄星区:入村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6-23 09:11 来源:三湘风纪网

    5月19日下午,烈日炎炎,我和同事来到了万宝镇芭蕉村。这次下村,主要是通过走访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了解村里的扶贫工作情况。因我俩都没有开车,所以全程都是徒步。一路上,目睹了芭蕉村的村容村貌。村里这几年发展得很快,站在芭蕉村中央可以看到高铁呼啸而过,村里的经济也像这高铁一样飞速发展。村组水泥公路全部到户,引进了汽车4S店等一大批项目,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大部分可以就近就业,一部分转移就业,所有贫困户都已于2018年全部脱贫。
    首先,我们来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李特华家。李特华,1977年出生,本是壮年,由于患心梗,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小孩在娄底上学,妻子在娄底陪读,兼顾打点工,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户。他知道我们的来意后,领我们来到了他家的猪栏旁,介绍说,党的扶贫政策真的好,驻村干部和村干部都很关心他们家,今年又送来了猪仔和饲料,这样可以为他家增收几千元。另外,他还说,村干部很照顾他,知道他不能干重活,疫情期间帮他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防疫指导员,每月800元工资,发了3个月,共计2400元。自己也很勤劳,在村里打一点零工。加之,享受了民政的低保补助。这样,七七八八加起来,收入逐年增加,现已脱贫。他说,他对扶贫工作和扶贫干部非常满意,感谢他们帮助自己家走出贫困。
    从李特华家出来后,我们来到了非贫困户刘文辉家。刘文辉是芭蕉村最早的拆迁户,他利用自己家的门面开了一家餐馆,生意红火,是村里的富裕户。他对村里的扶贫工作非常清楚,他说村里评出的贫困户都是真真实实的贫困户,经常看到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到贫困户家走访,送政策,送产业,镇干部和村干部再也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非常接地气,非常亲民。他本人也非常支持扶贫工作,主动聘请贫困户来他家餐馆里打工,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另外,他还优先购买贫困户家的猪、鸡、蔬菜等农副产品,让贫困户种植养殖无后顾之忧。
走访中,我们向一位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问路,他看到我俩顶着烈日,既没有打伞,也没有戴帽,由衷地说:“你俩热吗?你俩真是共产党的好干部!”我们笑着说:“不热。”说完按照这位老人家指给我俩的路,来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建升家。户主徐建升是个女同志,向我们介绍了家庭的有关情况。她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徐丽,小女儿叫徐权,两个女儿都在外打工。她对扶贫工作交口称赞,说扶贫干部不容易,脚板皮磨薄了,嘴巴皮磨破了。她大女儿2017年开始在浙江打工,小女儿一直在娄底打工。大女儿今年收到了娄星区就业局发放的一次性转移就业交通补助400元,但是同村的其他在外省打工的人收到的都是1000元,她怎么比别人少600元?是不是有人贪污了她的,要我们帮忙去核实?小女儿一直没有收到过这种补助。我们听后大吃一惊,当即拨打电话向村干部了解情况。村干部答复说,村里只负责上报资料,补助由就业局直接打卡发放到人,具体金额他不清楚。
    于是,我们又找娄星区就业局核实相关情况。就业局向我们提供了一次性转移就业交通补助的政策文件《关于调整娄星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交通补助、技能培训生活费和交通费补助标准的通知》(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文件中明确规定补助标准省内(含市内、区内)转移就业300元/人,省外转移就业400元/人,原定的每人1000元不再执行。经就业局有关工作人员,查询电脑台帐和财务资料,得知徐丽是2020年3月29日申报就业补助的,所以她享受的就业补助是400元,就业局已于2020年4月份打卡发放到位。了解这些情况后,我们拨打了徐建升的电话,耐心向她解释了就业补助政策,她大女儿徐丽虽然是2017年外出打工,但是申报补助时间是2020年,所以只能按照现有政策享受补助。还告诉她,小女儿徐权也可以去申报就业补助。听了我们的解释,徐建升心中的疑虑顿时消除了,直夸扶贫政策好,干部作风实。我们也把这一情况反馈给了村支书。村支书非常重视,亲自跑到就业局查询村里的有关就业人员信息情况和就业补助领取情况。他说,回村后要尽快落实好就业补助申报工作,要让符合条件的村民都能享受这项就业扶贫政策!
    这一次下村,我们一共走访了13个户,感受最深的是村干部作风越来越实,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通过精准扶贫,老百姓脱贫奔小康,生活越来越好。(娄星区纪委监委 邹志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