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入村督查手记】新化:莫道桑榆晚 扶贫爱满天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6-23 09:15 来源:三湘风纪网

    2020年5月18日清晨,我组一行按着县纪委监委关于开展决战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联点入村督查精神要求,怀着决战对脱贫攻坚的激情,沿着弯延的公路奔赴坐石乡禁田村。
    坐石乡禁田村位处我县西南部,全村共有505 户 218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1 户245人,至2019年已脱贫户54户231人,未脱贫7户14人。低保户29户68人,五保户16户16人,兜底保障户4户5人,危房改造户11户29人,易地搬迁户46人,全村已于2017年底整体脱贫。现在禁田村完成公路硬化200米,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00米水渠建设,整修硬化学生人行道1500米,发展稻田养鱼100亩。
    全村有关脱贫攻坚战的情况,村主任胸有成竹,滔滔不绝向我们介绍着,还现场演示了“互联网+监督”的运行和使用情况。我们问:“县政府办驻村工作队的同志去哪了?”“下村走访去了”,村主任回答说。
    了解完整体情况后,我们察看了村级财务公示栏,公示栏已公示了村里4月份的有关财务数据等。然后我们按着工作队提供的所有未脱贫户和随机抽取的已脱贫户及部分边缘户的资料开始进村入户走访。王在和是一位八十三岁高龄的独居老人,也是一名未脱贫户。车子只能开到老人所在组里的马路边,到老人家里需要走一段长长的坡。村主任说,以前这个坡只要一下雨就一片泥泞,湿滑的一般人不敢走,是王在和的帮扶人袁长安自己掏钱替老人家修了毛坯水泥路,老人家出行才方便些。我们让村主任就在马路边等着,我们自己沿着这几十米的毛坯路来到王在和老人家门前,可大门紧闭。这么大的太阳,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家会去哪呢?我们于是按着卡上提供的资料拨通了老人的电话。电话响了,却无人我接听。再拨--再拨,终于有人接了。他说他有点耳背,现在才听到,正在前面300多米远的水田里放鸭子。在邻居人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老人看鸭子的田间,老人听到我们的来意后,就絮絮叨叨的说开了。习主席真是太好了呀,感谢党和政府呀,我每年有一千多块养老钱,三千多块低保钱,自来水有了,吃穿无忧,就是生病也不怕,不用预先交钱,报销的比例也高,自己不用出多少钱。我的老伴去世了,两个女儿外嫁不能经常来看我,但袁主任(老人的帮扶人)一年都要来看我好多次,给我买这买那的,我生病住院他还来医院看我,还给我修了路,他这么好,我也没有什么给他的,就想着自己还能走能动,就用他给我的钱买了十多只鸭子,每天赶出去喂,等鸭子长大了就给袁主任捉几只去。老人一边说一边搓着他干瘦的手,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两只小小的眼睛有点浑浊,却洋溢着发自内心幸福和满足的微笑。在我们跟老人告别时,老人嘴里一直念叨着“感谢党,感谢习主席”这两句话,这让烈日下汗流浃背的我们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清凉与快慰,告别老人,继续向下一户进发……
    我们来到王本厚家,这是一个93岁的老人,瘫痪在床已经2年多,是他的女儿在照顾他。老人口齿不甚清楚,但满满的感激之语写在脸上。我们察看了他的住房,住房很旧,是土坯房,住房安全鉴定等级为B,主体结构没发现什么问题。但我们发现他的洗涮生活区域的土坯堆砌不牢固,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于是我们及时叫来村主任察看,并反映给了驻村工作队和乡党委相关领导。村里、驻村工作队和乡党委非常重视,就将尽快进行加固处理,确保住房安全地。
    在走访中我们偶遇了县政府办正在走访部分贫困户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邹队长,小伙子二三十岁,骑着摩托车,脸被晒得通红,他对这些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哪个贫困户生病了,哪个贫困户最近又发展了什么产业……我们笑着问他,一个星期五天吃住在村里,家里妻子会不会有意见,小伙子腼腆的笑了一下,意见当然有,不过这是我的工作,她能理解的。
    太阳渐渐西落,炊烟袅袅升起,太阳的余辉把满山青翠染成绯红。我们在禁田村共走访了贫困户10户,随机走访非贫困户5户。老百姓纷纷反映习总书记的扶贫政策好,为老百姓谋出路、谋幸福,做到了“两不愁三保障”,从根本彻底上解决了贫穷。
    督战一天结束了,虽然感觉有点疲劳,但心中爱意融融,轻松而舒畅,仿佛有一股清泉从脚心滑过,所有的疲劳都伴着清泉飘向远方……(新化县纪委监委 卿定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