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村督查手记】古丈:用“心”督查 用“情”助农

5月12日上午,我来到古丈县红石林镇铁马洲村,对该村的扶贫工作进行入村督查。十多年前我在红石林镇政府工作过,所以对本次督查多了一些期待。自2010年进入纪检监察队伍以来,我在纪委机关监察室、案件监督管理室、组织部多岗位工作过,也参加过作风、财务等多次专项督查,但本次扶贫工作督查却是第一次独自开展,心里也不免有一丝忐忑。
铁马洲村地处古丈县红石林镇西北部,位于古保公路主干道上,一进村,觉得村里的面貌变化很大,水泥硬化公路入了村,有些还入了户,路灯鳞次栉比,路旁是成片的茶叶、八月瓜基地,村里有许多两层楼的楼房,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我的第一站到了铁马洲村茶叶鲜叶交易市场,宽敞明亮的蓝色建筑就在马路边上,十分显眼,刚刚建成的交易市场能吸引全镇大多数村茶农来此交易,为村民卖生茶叶提供了便利。
接着我来到村部楼,一眼就看到穿着白褂的村医正在一楼村卫生室坐诊,该村的帮扶后盾单位是县一中,此次督查我们事先都没通知,但三名一中的工作队员都在岗在位。作完自我介绍后,我边翻阅《工作队会议记录》,边向驻村工作队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你们村有多少贫困户、贫困人口?主要发展产业是什么?有无重点信访件?……”同时,调阅出了全村产业扶贫项目、“一户一策”情况等名单。驻村工作队长王建华老师对村里的扶贫情况进行了介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户,还有3户7人未脱贫,村里主要发展的产业是茶业和八月瓜,为村民脱贫增收提供了支撑。
分析、收集好资料,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决定先分类抽取走访对象,兜底、低保、残疾、危房改造户等都要抽样走访到,再走访两个饮水等基础设施扶贫项目,准备好后,我开始马不停蹄的开始入户走访,到贫困户家里了解相关情况。入户路上,我被一片规范化八月瓜基地吸引,它的旁边是一栋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田老师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这可是我们村的网红啊,种植八月瓜和瓜苗在抖音等电商平台销售,全村十几个八月瓜合作社,就数他最成规模,年收入几百万呢!还带动了附近群众的产业发展,解决了合作社员工就业问题!我只知道薇娅、李佳琦直播带货,没想到,我们身边也有农产品销售的网红呢,了不起!由于地理原因,铁马洲和附近村历史上都干旱缺水,我着重看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多个水源地,也随机采访了几位路过群众,她们说饮水工程真的对群众用水起了非常大的帮助,纷纷树起大拇指。
13号上午,大雨倾盆,我正准备出门走访时,一名40多岁的男子急匆匆走了进来,对田老师说,我家里房间漏水,你快帮我看看吧。我们立刻赶到他的家,来人是建档立卡户彭南发,目前和父母住在政府帮助修建的扶贫建房里,除三间平房外勤劳的他还搭建了一间偏屋,现在主要是偏屋瓦没盖好漏水下来,主卧也有漏水的印记,我连忙告诉他不要着急,田老师说年前已安排500元帮助他进行修缮,但看来他自主不能修好,下一步后盾单位会结合实际帮助他解决问题,彭南发总算松了一口气。
经历一上午的暴雨,13号下午,我到了村里的另一个自然寨咱不车随机走访,穿过一片高大茂盛的参天古树林,就来到了彭南江老人的家。刚下过雨的空气清新湿润,老人和老伴在家里收拾家务,老人热情招呼我们坐下,跟我们说起他享受的养老、残保金、教育助学等国家好政策。老人70多岁了,身体不好,他老伴50多岁有精神疾病,两人有一个女儿远嫁,一个儿子还在读书,属于兜底户,家里是新建的扶贫建房,虽然没有内装修却干净整洁,我被一台崭新的液晶电视吸引住了,田老师忙解释说:这是帮扶人王老师自己出钱买来送给老人的,他们在家就不那么寂寞了,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敬佩。
两天来,我查台账、访农户、看现场、搞座谈,实地走访农户12户,接待群众1人,查看饮水工程、扶贫产业等项目8处,特别对脱贫攻坚质量“回头看”问题清单整改进行回访。从走访的情况看,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贫困户的吃、穿、住、教育、医疗都有基本的保障,贫困户满意度、群众认可度较高。但也存在帮扶手册填写和更新不及时、危房改造后维护修缮不及时等问题。13日下午,我就督查的情况向工作队、村干部进行了反馈,工作队长认真的拿笔记本记录,表示立即整改。
返程途中,我眼前却不自主的浮现出走访的那些村民的身影和笑容,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我们国家关注着每一位国民的衣食住行,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的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更感到肩上强烈的责任感和庄严的使命感,低头看胸前的的党徽,庄严肃穆,正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古丈县纪委监委 宋秋萍)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