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入村督查手记】汝城:“一人一村”督查推动扶贫+扶助自我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6-23 09:37 来源:三湘风纪网

     “你好,请问你的产业奖补到位了吗,对帮扶工作满意吗,有什么意见建议?”……5月9日一上班,我就一个人驾车经过近40分钟车程,来到了泉水镇梓水村开展了三天两晚的决战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一人一村”入村督查活动。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稍作停留,就直接来到了梓槽9组贫困户谭牛生家。
    带着此次督查任务,心绷得紧紧地。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社情民意,发现掌握扶贫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督促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了解掌握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特别是“微腐败”、作风不实、虚假脱贫、“四不摘”政策落实不力等4个方面的问题线索;跟踪督促涉贫重点信访件办理,助推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动态清零。
    首先向工作队了解了该村的基本情况,该村地处泉水镇政府西南部,距镇区7公里,总面积155平方公里,辖 27 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572户1902人。全村耕地总面积2130亩,水稻面积910亩,旱土面积 1220 亩,山林面积21170亩。全村现有党员45名,村两委成员 9名,村主干5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后备干部3名。2019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76户1073人,(其中低保 31户 61人,五保贫困户11户11人),2014年至2019年已脱贫271户1050人,剩余贫困人口5户11人,是地地道道的贫困山区村。
    我坚持问题导向,随机选择扶贫对象,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入户走访,了解扶贫政策执行落实和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履行脱贫攻坚工作职责情况。翻看贫困户资料袋中每一项资料,一一核对他们的奖补、医保代缴、小额贷款等情况,对发现的轻微问题当场指出并要求及时整改落实。对发现涉及违纪的问题线索将认真核对,再汇总上报。
    “路宽了,灯亮了,过去走在村里经常被蛇咬,现在地上掉根针都能拣得起”。谈起梓水村这几年的变化,73岁的老支书胡原养深有感触。但他话锋一转,向我们提出了建议“扶贫户对政府照顾依赖性太强,等靠要思想严重……”我一边认真记在笔记本上,一边认真思考着“脱贫摘帽后,如何使深度贫困户不返贫,稳控脱贫是我们基层干部理应思考的问题”。
    三天两晚的入村督查,步履匆匆。重点是进村入户走访了解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关切,督促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及时补齐脱贫攻坚中的工作疏漏和弱项短板。针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着重从该村项目建设入手,细致地去发现“微腐败”问题线索。对于该村一件跟踪督促涉贫重点信访件办理情况,虽然作了“失实了结”,但为了彻底掌握情况,我思考再三,我还是决定约谈该村支部书记了解情况,书记将信访问题的来龙去脉、矛盾化解、息诉息访等相关情况一一道来,最终以“举报不属”信访了结,举报人也对核查结果和处理意见表示满意。放下手中记录的笔,望着村支书苍老而刚毅的那张脸,心中的敬佩之感油然而生,为他的刚正无私、坦荡为人而点赞。针对调研走访中发现易地搬迁部分旧屋未拆除、部分爱心袋资料不全、产业发展不充分、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我与驻村扶贫工作队、村支两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加强沟通对接,就做好脱贫攻坚的后续巩固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制定问题整改清单,责任到人,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脱贫攻坚新成效。
    “与其说是开展一项工作,不如说是接受一次教育;与其说是推动扶贫,不如说是扶助自我。这里的老百姓纯朴、善良、勤快、热情,他们感恩这个时代,感恩党的政策,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梓水村的发展变化和老百姓真诚的笑脸上,我感受到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实践力量。”走访结束后,已是夜深人静、皓月当空,回到家如是写下此次走访的感悟。( 汝城县纪委县监委  华军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