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入村督查手记】岳阳:扶贫攻坚之所思所想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6-22 11:05 来源:三湘风纪网

    2020年5月13日至15日,我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一行3人赴岳阳县公田镇开展了入村督查走访活动,重点围绕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履职尽责、扶贫政策落实、扶贫领域信访举报等方面,通过联村督查、入户走访、座谈交流、查看资料等方式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在为期“三天两夜”的督查走访活动中,我们共督查贫困村3个,走访群众15户,接待群众13人(次),召开座谈会6个,实地察看现场7处,督查走访中,我看到村里宽敞的道路、整齐的路灯、优美的环境,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落实扶贫政策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条件。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考察贵州省花茂村脱贫致富情况时强调“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当前,我们有产业扶贫、危房改造、饮水安全提升、农村公路建设、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政府保障兜底、易地扶贫搬迁等许多好的扶贫政策,关键是要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让乡亲们“笑起来”。这次督查走访中,一名贫困户讲到“如果没有国家这些好的扶贫政策,我早就病死了,感谢党的好政策。”问他都享受了哪些扶贫政策,他说“现在好了,光伏发电能分红、孙子上学能领补助、看病可以报销、保障兜底等政策该享受的都享受了。”通过他简单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对现状非常满足,对扶贫政策非常满意。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的组织、干部必须将全面落实扶贫政策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签订落实扶贫政策的责任书,立下落实扶贫政策的“军令状”,加强政策宣传,抓好政策落实,确保群众增收脱贫,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是坚持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要害。2018年2月12日,习主席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讲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根上。”精准脱贫工作经过多年努力,贫困户数量大额减少,大部分贫困户通过帮扶已经脱贫,少数贫困户还步入了小康生活,目前还未脱贫的才是最难脱贫的。在这个关键时期,“扶持谁”“谁来扶”“怎样扶”这三个问题仍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脱贫攻坚成效的关键要害。现阶段“扶持谁”已经非常明确,督查走访了3个村,共有贫困户16户,后期工作主要精力就在这16户的脱贫上,再仔细查找致贫的“症结”,进一步调整脱贫“战略”。“谁来扶”的问题也好解决,以前是一名帮扶干部一个后盾单位负责一户贫困户,到了攻坚期就应该集中力量,可以多名帮扶干部多家后盾单位负责一户贫困户,通过集中优势“兵力”和强大“火力”,协同“作战”,拿下“据点”。至于“怎么扶”的问题,还是要从户情实际出发找准扶贫的方式、明确扶贫的路径,制定符合实际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整合扶贫资金的力度、发挥扶贫政策的效力。
    三是扶贫队伍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2016年7月20日,习主席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指出“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扶贫干部队伍在宣讲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源、分配扶贫资金、推动扶贫项目落实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他们也是全力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从督查走访的3个贫困村来看,大部分村支部、村干部能积极发挥领导作用,充分调动党员和群众参与扶贫工作,切实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带领贫困群众致富增收。驻村工作队做到了明晰任务职责,抓好扶贫政策宣传、基础设施改善、集体经济培育、村级组织建设等工作。驻村工作队员落实好下村签到、扶贫日志填写、纪律约束等制度,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其中一位驻村工作队队长反映“驻村扶贫三年多,虽然很辛苦,付出很多,但是感觉自己是在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扶贫干部队伍真情投入,真心干事,真诚服务,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我坚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精准扶贫的措施,扶贫队伍的努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最终共同走上小康之路。
              (岳阳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  李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