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入村督查手记】 衡山:迎督查之小考,提扶贫之实效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6-23 16:46 来源:三湘风纪网

    5月14日,根据县纪委监委开展入村督查的统一部署,我下沉到长江镇石桥铺社区开展扶贫督查走访,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是一路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感受强烈,心中感触特别深刻。晚上静下心来,回想起这两天的经历仍历历在目。
    衡山县长江镇石桥铺社区全村共有1813户664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40户505人,贫困户占全部户数的7.7%,贫困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6%,目前已经全部脱贫,并且不存在扶贫领域的信访举报问题。
    在此次督查走访,石桥铺社区的扶贫工作队长盛红波和贫困户袁燕萍、袁国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袁燕萍家的扶贫工作主要是由石桥铺社区干部负责,经过扶贫干部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于2018年度顺利脱贫。在和他的交流中,他主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是否可以再给他分一些田地,并列入村里低保覆盖范围。另一户贫困户袁国忠家主要是依托委托帮扶实现了脱贫。这种扶贫模式不仅让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还提高了贫困户自主脱贫、长期脱贫的能力。他们都乐于向我述说这些年家里发生的变化,从他们的眼神中也能明显感受得到,他们对基层干部、驻村扶贫工作人员的信任与感激,我想,正是所有扶贫干部的付出,才会看到贫困户脸上流露出的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希望与信心。正如扶贫工作队队长盛红波说的:“贫困户的事无小事,帮扶干部要把困难群众牢牢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只有干部接了地气,精准脱贫才会有底气。”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全面小康就难言圆满;没有贫困群众的自强不息,脱贫攻坚战就会失去至关重要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
    在两天的督查中,我看到了基层扶贫干部忙碌的身影、匆忙的脚步,心中难免有一点点感动和愧疚,心想我们对扶贫工作进行“挑刺式”的督查,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节奏?会不会无形中增加他们心理压力与精神负担?但经过整整两天的接触与交谈,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们说,只有自己工作做的更细更实,才能迎接各种各样的“考试”,他们觉得,纪检监察部门的督查是对他们工作做得是否扎实的一种检验,也非常欢迎这种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支持。
    督查走访中,感觉到老百姓最担心的其实还是政策享受不公平,最厌恶的是扶贫工作不落实,尤其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恶痛疾。只有实打实的找差距,搞调查,才能发现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才能总结出哪些好的经验值得推广学习,哪些困难最需要解决,从而有效改进干部作风,提升扶贫实效。
    扶贫没有捷径,就是要扑下身子,在田间地头与老百姓交朋友。真脱贫,脱真贫,就是要让自己心中有光,让老百姓心中有光,让老百姓眼前有希望。(衡山县纪委监委 颜均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