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村督查手记】武冈:古凼村里好风光

5月27日,我根据武冈市纪委监委脱贫攻坚“护航行动”入村督查的统一安排,到大甸乡古凼村开展入村督查、“带着板凳进村”上门接访活动,深入了解脱贫攻坚进展情况,了解掌握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跟踪督促涉贫信访件办理,收集贫困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诉求。
从市区出发,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就到了古凼村。古凼村位于大甸镇东南方向,地势较高,一座海拔约560米的高山——尖峰岭矗立于东方,中部有一座高山名叫羊古岭,四周是田垄,故名古凼村。该村地域面积5.02平方公里,属建档立卡贫困村,辖17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院落,544户179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451人,已脱贫123户435人,目前仅有6户16人尚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仅为0.89%。
在古凼村的两天两晚,我组织开展了1次集中座谈,走访了12户贫困群众,进行了20人次的个别谈话;现场查看了硬化道路、山塘水圳等基础设施,了解了村油茶基地、扶贫车间等企业经营和复工复产情况;查阅了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村支“两委”相关会议等资料。所到所见之处,一户户贫困户奋发图强的事迹历历在目,善良淳朴的民风让人感动。
修好致富路 助力脱真贫
古凼村以前只有一条泥土路通往外界,组与组之间全是些羊肠小道,交通极其不便,导致村里一些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去,严重影响了村民发家致富。
“要想富,先修路。只有先把村里的道路修好,才能带动村里特色产业发展,村民才能富起来,脱贫攻坚才能取得真成效。”2016年6月20日,古凼村工作会议记录本上记载着村党支部书记赵云珍的发言。2016年以来,古凼村在驻村帮扶单位武冈市原国税局(现武冈市税务局)、团市委的支持下,先后向市交通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单位争取项目资金485.8万元,村民积极投工投劳,硬化道路6公里,道路窄改宽及道路安保3.5公里,修建机耕道2300米,全村组道硬化已实现“全覆盖”。
“现在村里的路四通八达,都是水泥路,农产品运输很方便,老板的货车可以直接开到基地拉货,村民种植的积极性非常高。”5月27日,古凼村13组贫困户赵云通刚从葛根基地干完活回来参加座谈时,兴奋的向我反映情况。
“过去吃不饱肚子,如今我们住在村里,不仅吃得饱,还吃得好,各方面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古凼村村委会主任毛祖亮说,2016年以来,古凼村在脱贫攻坚方面持续发力,累计投入450万余元完成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水厂改造升级管网延伸和村部提质改造工程,新建了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实现了路网、电网、水网、光网进村入户,村民纷纷建起小楼房,不少家庭还购买了小汽车,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建古凼小学 村里孩子上学更方便
古凼村原有一座小学,因学校修建久远,早已破烂不堪,村民只好把孩子送到离村5公里外的大甸镇小学就读。 “早上6点多钟就要带着孩子等班车,下午基本上都是走路回家,有时搭一下顺路车,上学极不方便。”贫困户杨云勇说到以前小孩子读书不方便时,一个劲的摇头。
让孩子就近上学成为了古凼村民的迫切希望。古凼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国税局副局长唐勇了解情况后,立马将情况汇报给武冈市教育局、编办等部门单位,经多方协商、研究,最后决定新建古凼小学,对古凼小学原校舍进行维修,并新建一座2层楼的教学楼。于是,唐勇带领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立即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办学过程中去……2017年,投入200万余元,古凼小学新教学楼建成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4亩,建筑面积约2600平方米,如今,学校开设4个教学班,教师5人,在校学生47人,校园实现了绿化、美化及路面硬化。
“过去孩子们去大甸镇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现在孩子们上学方便多了,走路5分钟就到了……”古凼小学校长潘晓莉告诉我。走在美丽的校园里,听着孩子们郎朗的读书声,我深深的为孩子们感到高兴。
发展特色产业 绿了村庄 富了村民
以前,古凼村村民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勉强养家糊口,村中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打工。“为改变村里产业单一的状况,我们千方百计引进龙头产业项目,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动村民发展油茶、葛根、桔壳等特色产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座谈会上古凼村驻村第一书记许力介绍说。
2017年,在武冈市原国税局的牵线搭桥下,华祥油茶有限公司在古凼村投资200万元,采取“公司+贫困户”的模式,种植油茶300亩,吸纳贫困户家门口就业257人,以目前油茶的长势,预计到今年秋季投产,贫困户人均可增收500元。
“以前,我家种植的红薯卖不出去,只能拿来喂猪,现在有和旺食品公司收购,不愁销路,我今年还打算多种2亩。”古凼村贫困户毛祖平说得兴致勃勃。武冈市和旺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加工葛根淀粉、面条和红薯粉丝的公司。 2017年,和旺食品公司到古凼村考察,看中了村里的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种出来的葛根、红薯淀粉含量高,在古凼村发展特色红薯、葛根种植250亩,吸纳贫困户就业32人,同时带动全村贫困户35户122人种植红薯、葛根1200亩,贫困户人均增收600元。
如今,漫步在古凼村宽阔的道路上,放眼望去,处处皆是好风光:一座座山峰连绵起伏,清澈的溪水潺潺流过,田间地头一片忙碌,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我相信,有党和国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有驻村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有村支“两委”及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古凼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武冈市纪委监委 喻国其)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