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永州经开区:脱贫路上 步伐铿锵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6-24 09:53 来源:三湘风纪网

    5月7日上午,我到仁湾街道青草铺村开展“冲刺问题清零 决战脱贫攻坚”帮扶活动,在住村的两天两夜时间里,我们查资料、看现场、访群众、讲政策,既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工作使群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也发现了贫困群众真正的困惑与疾苦,更激发了决胜脱贫攻坚的强烈斗志和决心。
    “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不但要脱贫,还要奔小康。”

 

 

    青草铺村地处永州市郊区,共有523户16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户131人,截止2019年已全部脱贫。在此次走访的过程中,群众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不但要脱贫,还要奔小康。”
    青草铺村交通便利、土质肥沃,大多数群众的生活比较富裕,但少数群众因为体弱多病、家庭变故、缺少劳动力、就业困难等问题导致家庭困难。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因户施策、精准帮扶,用足用够转移劳动就业、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兜底保障等措施,取得了卓著的成效。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村级“扶贫车间”建起来了,接纳劳动力20人,其中5名贫困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就业;在区就业局的对接下,100余名村民来到园区企业工作,其中贫困群众6人,真正做到在家门口可以就业,确保了群众有固定收入。
    “多亏了党和政府,驻村工作队为我办理好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现在我每个月都能领到1030元固定收入,真是太感谢了。”在贫困户何夫妹家中,她满脸笑容地说到。据了解,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2018年以来为失地群众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193人,其中贫困户39人,目前已有193人领取800-1000元/月的保险金。
脱贫攻坚紧要关头就要做绣花功夫。

    “我家房屋一直漏雨,这可如何是好?”贫困户邓资秀一家住在一栋占地约120㎡的一层瓦房里,房屋鉴定为B级,住房安全没有问题,但是因为房顶漏雨,老人的心情一直“不美丽”,在问题排查中提了出来。
    当天晚上,我和驻村工作队队员、村干部到邓资秀家中,老人对我们夜间到访十分欢迎,不时招呼我们坐下喝茶,但我们不敢懈怠,马不停蹄地查看房屋,结果发现房屋前院墙垛子上有明显的雨渍。老人告诉我们她儿子已经请了师傅准备改造墙垛,但担心施工时控违拆违部门不同意,才导致一直无法解决。我立即安排村支书为邓资秀办理相关施工报备手续,并与区控违办协调,支持邓资秀做好改造施工。当我我把这些情况告诉邓资秀老人时,她非常高兴,大声说到:“这下好了,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青草铺村有四户群众反映了类似的问题,虽然这些房屋漏雨暂时不影响住房安全,但却是群众实际困难,降低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也存在一定风险。我们会同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分别到这些群众家中逐个解决,为她们协调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想办法筹措资金,联系施工人员等,确保5月底前全部维修到户,让他们住上不漏风不漏雨的房屋。我觉得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就是要全面解决群众实际的困难,真正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做足“绣花”功夫,全面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冲刺时刻作风监督不放松。

   

 

    “你们是什么时候下村的,住在哪里?”5月8日下午,区纪委、扶贫办联合督查组的工作人员前来“慰问”我和陈雪梅同志。为确保市委书记严华同志提出的“六不准”落实落地,区党委、纪委要求所有帮扶工作队在动员会议上报入村时间、安排表,并安排暗访组对帮扶工作队情况进行再督查。
    “请李支书对村干部的问题整改分工责任再精准、再细化。”在问题调度中,我发现一名村干部对自己负责的问题不清楚、责任分工不明确。5月8日下午,我及时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对各自负责的问题进一步明确。
    “你们学习上级扶贫精神走形式、走过场。”陈雪梅同志翻看了村里的会议记录后,指出村支“两委”在学习时简单潦草,随即组织村干部补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对扶贫工作重要指示,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站位和对政策的把握。
    5月8日晚,我们迎着习习凉风、耳畔伴随着蛙鸣狗吠回到住所,我深刻感受到被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所包围,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亲身经历脱贫攻坚这项载入历史史册、书写人类发展华丽篇章的伟大工程,我倍感荣耀和压力,同时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之中,一方面压实后盾单位和帮扶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履行好监督职责,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永州经开区纪委  
胡纯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