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村督查手记】 江永:到凤岩山村走“亲戚”

2020年5月8日,为响应县里“冲刺问题清零 决战脱贫攻坚”的号召,我与江永县纪委常务副书记宋飞云在千家峒瑶族乡凤岩山村开展了为期5天的入村走访,并与驻村工作队及村干部同吃同住。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融入贫困户,心中有道不尽的激动。
5月8日早上7点半我们带上生活用品从县城出发。在车上,宋书记告诉我:“凤岩山村有7个自然村,共64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2户,未脱贫户5户,异地搬迁户10户,危房改造户13户,总耕地面积4000亩,全村都通上了自来水,已于2017年整村脱贫。该村地处瑶族故地千家峒的下峒,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听了宋书记的介绍,我对即将去到的凤岩山村充满了好奇与向往。诚如宋书记所说,一下车我就被这里如画的风景、清新的空气吸引了。这里的村民更是淳朴善良,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遇到谁,他们都会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他们脸上的笑容,纯朴自然,让人感到温暖。
连日来我们进村入户,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户人家。
凤岩山村的“小陀螺”
5月8日晚上我们去到周进新家,我们刚去时家里门关着,宋书记说“他肯定还在田里忙呢,他啊白天就在工地里干活,傍晚回来还要去田里忙农活,他家里种了6亩水稻,4亩芋头,几分地的玉米和黄豆,今年还种了4亩药材。肯干能吃苦,是我们凤岩山的‘小陀螺’。”话音刚落,周进新就回来了。“是宋书记来了呀,进屋坐,正好摘了点枇杷,尝尝!”说着就招呼我们坐。早几年周进新一家因为没钱没技术,一直挣扎在贫困的边缘。直到驻村队来了,带他学技术,给他介绍致富路子,还帮助他跟农商行签订了无息贷款,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扰。在扶贫政策的激发和带动下,这个3口之家现在也算衣食不愁,生活富足,人均年收入也上万了。离开周进新家差不多21点了,听着田间阵阵的蛙声和虫鸣,心情说不出的愉悦,一整天走访的疲劳也顿时消散了。
一场“乌龙事件”
5月10日上午我们在路边遇到边缘户何国义,他看起来七十多岁的年纪,应该刚从地里杀虫回来,身上还背着喷雾器。看见我们赶紧跑过来,着急地说:“领导,您要帮我讨回公道啊!我前两天去取钱,发现我存折里卖豆角的一万三千块钱没了,我们家没人去取啊”。血汗钱不翼而飞?这样的事情绝对不允许发生!于是我们跟着何国义去了他家,发现存折里的一万三千块钱确实在1月23日被全部取走,而且存折上打印了一堆乱码。宋书记当即联系了农商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跟他描述了何国义的情况,希望他尽快查清此事。我们在何国义家等了半个小时,收到了回电,才知道是虚惊一场。银行调取了当天的监控,发现是何国义本人取了钱,存进了他自己的另一个定期账户。原来是一场乌龙,但是钱还在就是最好的结果。“你看看我,自己去取了钱存了定期竟然忘记了,还麻烦你们这么尽心尽力帮我去查。”何国义不好意思地讪笑着,大家都跟着开心地笑了。
5天的入村走访经历使我深刻感触什么才是扶贫。扶贫不是写在手册里的数据,不是空谈的政策口号,而是需要每一个扶贫人带着感情深入到贫困户的家里,把他们视为“亲人”,关注他们的近况,聆听他们的需求,把他们的每一件小事当大事、急事来办,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摆脱贫困,让他们过得舒心、安心。(江永县纪委监委 田黎)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