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村督查手记】永州经开区:扶贫督查路上的点点滴滴

初到仁湾街道办事处罗建村,感觉路怎么那么远,这路怎么有一段那么窄,道路弯弯曲曲,不禁向同行的扶贫办同事问道:“这里的孩子怎么去上学读书?附近有小学吗?”扶贫办的同事解释道:“在咱们经开区管辖的这些行政村中比较偏远的地方都有校车接送。”我们纪委胡书记接道:“现在好了,全部通了水泥路,孩子们去读书有校车接送,我们小时候读书时要背着米走十几里的山路去上学,真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我不禁感慨到,国家富强了、扶贫政策落地了、老百姓富裕了、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罗建村村委会,时间比较早,早上7点钟,大地在复苏,早上的空气格外的清新,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今天来的目的是督查驻村帮扶队的驻村情况以及核查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排查整改情况,这是按照省、市纪委监委“冲刺问题清零,决战脱贫攻坚”重点帮扶行动的要求,重点督查七个方面的问题,一项项对标,一项项核查,助推扶贫工作队 将所有问题清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区党委管委集体研究解决,力争实现“村村清零、户户清零、事事清零”。
来到驻村帮扶队的住所,门是开着的,被子已叠整齐,看样子是部队出身的干部。尚未开口,背后传来:“请问,你们有什么事情?”胡书记转身:“伍队长好,这么早起来了,其他人呢?”队长回到:“昨晚又仔细的梳理了一遍,年纪大了,睡不着,六点就起了,一个队员在资料室,还有一个队员重感冒请假了,已向仁湾街道办事处纪工委报备。”这位伍队长是区财政局的,两眼明显挂着黑眼圈,头发稀疏,一脸疲惫。这时扶贫办的同事已在向仁湾街道办事处纪工委核实扶贫队员的请假情况。
这次我们来督查,是以“四不两直”的方式上门入户,直奔现场,采取入户走访、查看现场、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督查的。说明来意,伍队长带我们来到资料室,我们对照问题清单、督查条目,仔细核查,一项项的核查相关资料,一项项的咨询伍队长。一番核查下来,资料齐全,能解决的问题基本解决到位,有些问题,驻村帮扶队已提交报告到区直相关职能部门。伍队长表示,一定将问题解决掉,将扶贫政策落实落地,为这个村的老百姓做点实事,也希望督查组能够帮他们助推问题解决的进度。
两个小时的资料核查完成,期间罗建村张支书也来到村公所,带着我们去找我们随机抽取的贫困户。在路上看到施工队在为村里安装一些健身器材。我们在这几家贫困户家门口,看到了新安装好的自来水,试了下水,水量足,水压不足的问题已解决。其中有一户在田里插秧,我们请张支书带我们来到他的田里。夫妻两人正在热火朝天的插秧。胡书记问道:“几点来的?种了几亩田?”。这位大哥直起腰看向我们:“天一亮就来了,趁天气好赶快把这最后一丘田插完,今年种了五亩多。”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通过聊天得知,他家里的自来水通了,孩子读书有帮扶,危房改造补贴、医疗补贴等资金已到账。
在去另外一个村的路上我们感慨到,与其说是开展一项工作,不如说是接受一次教育;与其说是推动扶贫,不如说是扶助自我。这里的老百姓纯朴、善良、勤快、热情,他们感恩这个时代,感恩党的政策,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罗建村的发展变化和老百姓真诚的笑脸上,我们感受到了精准脱贫政策的实践力量。(永州经开区纪委监工委 柏洪才)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