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新田:把“最后一个”扶上马

洪仁村是湖南省新田县有名的贫困村。2017年,该县纪委监委驻点帮扶该村后,不断加大基础投入,实施产业扶贫,先后建成了光伏发电网、食用菌培育基地,引进洪盛万头猪场等,村民收入翻了近1番。2019年,洪仁村整村脱贫出列。
村里摘了贫困帽,纪检干部谭大姐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她的结对户邝德发在扶贫路上掉了队,未能如期脱贫。
邝德发已年过七十,老伴常年有病,儿子邝海生精神残疾,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一分钱恨不得掰开两半花。雪上加霜的是,去年端午节,邝海生又遭遇车祸,一下子花去了治疗费3万多元,这可把邝德发一家逼上了“绝路”。
“不能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再经受任何打击。”谭大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及时向领导汇报,为邝德发一家申请到兜底保障,在政策上做到应扶尽扶,应给尽给。同时,联系到县城里的康乐医院为邝海生进行康复治疗,定期自费为他买药、买牛奶,送慰问金、上门做家务……在谭大姐的精心帮扶下,邝德发一家渡过了难关,逐渐走出了阴霾。今年4月23日,谭大姐还联系到相关部门为邝海生做了残疾鉴定,残疾证下来后,这个家庭又多了每月100多元的残疾补助。
“养老金有2472元,兜底保障一年就有16000多,家庭签约医生能经常上门……”邝德发表示,脱贫攻坚政策好,自己也要努力向前跑,不当扶贫路上的“拖油瓶”。今年,老两口把土地全部翻挖种上了花生和大豆,还种植了两亩水稻。这样一来,除了解决口粮问题,还能贴补点家用。在谭大姐的帮助下,邝德发还养了一头牛,40多只鸡。家里散养的鸡营养丰富、肉质鲜嫩,现在,40多只已卖出去一大半,每只能卖到100多元。数着崭新的票子,邝德发脸上笑开了花。
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人。脱贫摘帽后,如何帮扶像邝德发这样的“掉队者”?该县纪委监委对未如期脱贫的3户11人,以及已经脱贫的3个“边缘户”重新制定了帮扶措施,每户确定一名班子成员实行一对一包保。同时,根据各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方案,形成一户一策、一人一措,坚决把“最后一个”扶上马。
针对“未脱贫户”中,大多数是身体残疾,劳动能力差,不能干重活、累活的特点,该县纪委监委从发展家庭小规模养殖入手,做到人尽其才。前不久,一车满载鸡苗的小货车缓缓开进了洪仁村。纪检干部们将已进行了疫苗接种的鸡苗分发给村里的“未脱贫户”和“边缘户”养殖。领到鸡苗后,邝德发拉着谭大姐的手高兴地说,“请大妹子放心,我今年一定能脱贫,到时可一定要来吃鸡肉呀……”
“让每个贫困户都跟上队伍,按标准脱贫,确保所有的‘边缘户’不再返贫,我们要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落实产业、就业等关键性扶贫措施,聚焦扶贫路上的“最后一个”,做到靶心不散、焦点不变、频道不换,既扶上马,再送一程。(新田县纪委监委 何星辉)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