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耒阳:精准“容错”让扶贫干部更“有为”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6-24 15:22 来源:三湘风纪网

  “潭湖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未批先建,村支部书记王仁子负有主要责任,给予王仁子诫勉谈话处理。该信访件予以了结。”近日,在湖南省耒阳市长坪乡潭湖村党员组织生活会上,该市纪委监委调查组通报了对王仁子的处理结果。

  “感谢组织调查澄清了我优亲厚友、易地扶贫搬迁征地款去向不明等不实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未批先建,属于我工作失误,我诚恳接受组织处理,今后一定不背包袱不抱怨,砥砺前行再出发。”台下的王仁子,这位担任了20年村支部书记的汉子,起身表态,语气哽咽。

  事情缘起于今年1月,耒阳市纪委监委收到省纪委交办的群众举报件,反映潭湖村王仁子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中优亲厚友、易地扶贫搬迁征地款去向不明等问题。

  扶贫领域信访件,有件必查。市纪委监委立即成立调查组赶赴潭湖村开展调查。

  在热心村民的带领下,调查组赶到该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逐户走访中,几乎没有人不对王仁子点赞,纷纷称他有梦想,有点子,有干劲,有责任心。

  潭湖村属省级贫困村,农村人口2594人,2016年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441人,其中未脱贫61户265人,贫困发生率为10.2%。王仁子对村里的贫困现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早在2008年时,他就组建成立耒阳市焱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2016年,因扶贫业绩特别突出,他被评为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2018年,他成立的合作社被评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该村在他的带领下年底实现脱贫摘帽,并于2019年开启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截至2020年6月18日,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0户447人,已脱贫86户437人,未脱贫4户1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38%。“五级书记”抓扶贫,潭湖村这五年的脱贫攻坚巨变,王仁子这个最基层的书记发挥重要作用。

  为改善贫困户的居住环境,该村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2017年11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完工,安置贫困户18户75人,同步搬迁户14户78人。经调查组初步核查,安置对象全部符合条件,所征用的土地补偿资金,全部由村集体统筹安排用于建设村民的整体搬迁安置房,但是该安置点在建设中也存在未批先建的违规问题。

  “村里是想早点开工让贫困户们能赶在过新年时住进新房,却忽视了完善建房手续,这是自己的规矩意识不够。”对此王仁子懊恼不已。

  存在未批先建问题的还有该村的富必帮调味品厂,厂长是该村的贫困户黄志勇。早些年,黄志勇因为给女儿治病不仅变卖了房产,还欠下十几万元外债,因病致贫。2017年,王仁子了解到其有制作固态酱油的祖传手艺,便想方设法在湖南焱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原耒阳市焱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名下,开办了生产固态酱油的富必帮调味品厂,并让黄志勇技术入股,其他贫困户资金入股参与年底分红。湖南焱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富必帮调味品厂给全村80余名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帮扶。

  6月4日,省纪委脱贫攻坚联点督查组到潭湖村督查走访,在详细了解该村脱贫攻坚情况后,对王仁子带领群众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肯定,认为其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中存在未批先建的问题,主要还是想尽快完成建房任务赶工期所致,这与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要区分开来。

  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要负责人表示,“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需要一批敢为人先、高效务实的基层干部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在摸索中难免会犯错误,对待这类问题,要从脱贫攻坚政治大局上来考量,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启用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容什么、纠什么,为担当者担当”。

  耒阳市纪委监委根据省纪委监委的指导意见,决定启用容错纠错机制,未对王仁子立案审查,给予其诫勉谈话处理。同时责令其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整改到位,办理好相关审批手续。在这次阳光处访中,群众对调查结果满意度达到了95.9%。

  “被人举报后,刚开始我确实感到很委屈,工作也受到了影响。感谢组织上为我容错,这将激励我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脱贫攻坚决战中,实现自己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这个梦想。”王仁子如释重负。

  近年来,耒阳市纪委监委紧跟省纪委监委的部署,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在监督执纪中准确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实行精准问责。“我们始终科学把握容错纠错机制和‘三个区分开来’,引导有轻微违纪问题的干部主动说清问题,鼓励被问责干部放下包袱,变‘有错’为‘有为’。”耒阳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耒阳市纪委监委 黎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