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村督查手记】宁乡:入村七里 感慨万千

根据省、市纪委监委关于决战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入村督查工作要求,5月11日至12日,我深入宁乡市龙田镇七里山村进行督查调研,跋山涉水、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两天的时间,极大改变了我对这个村扶贫工作的认识。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
龙田镇七里山村位于宁乡最西部,面积11.5平方公里,2014年确定为省定贫困村,2017年贫困村摘帽,全村2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19户,农业人口3719人,地方小、资源匮乏、交通不便,这是这个小山村的真实写照,为了让大山里的村民早日脱贫致富,七里山村驻村工作队长李畅生一家一家登门说发展,一户一户走访鼓干劲。通过多次组织党员队伍思想教育培训,提振了党员带头发展信心,强壮了队伍发展骨骼,让党员开阔视野、转变思路,率先垂范引领脱贫攻坚。特别针对七里山村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交通不便的问题,李畅生经过深入调研,拿出了一个在村部前跨河修建桥梁,打通全村出行瓶颈的方案,并全力推动征地、筹工筹劳等工作,一座从村部通往X104主干道的“连心桥”顺利建成,如今村民不但出行方便了,致富门径也随山里特产源源不断地外运不断拓宽。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是造血的关键,是改变内生动力的关键,更是七里山人民的期盼。治贫之本,在于产业,产业兴,百姓富。后备单位宁乡市城发集团公司刚联点七里山村时产业是一片空白,百姓种田看天吃饭,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孩子孤苦无依。针对这些情况,城发集团对村委明确了产业扶贫的方向,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先后连续发展了油茶林扶贫产业基地、光伏发电项目、辣椒基地等重点产业项目,特别是2019年通过村级土地流转,采用“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引进长沙九折仑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培育贫困户种植辣椒100亩。通过技术指导和贫困户精耕细作,加之价格可观,朝天椒效益每亩农民增收5346元。朝天椒产业的成功,打破了村里稻谷加牲畜的单一收入来源,使全村人民看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带来的增收致富新出路。今后要实现“一村一品”,扶持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脱贫致富寄托在希望的田野上。
不改初心志,点滴聚民心
帮扶不是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七里山的贫困户虽然固执保守但比较纯朴,残疾贫困户伍某某、深度贫困户易某某在李畅生用心用情的帮扶下得到了他们的认可,送来的锦旗可以见证干群的融合。在千企联千户、办理特殊门诊、收购贫困户农副产品每年10多万元、帮贫困户销售、解决就业、保障劳务输出上,李畅生下足了功夫,他积极对接、协调村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推荐他们到城发集团公司和子公司从事保安保洁工作,提高每户的家庭收入,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注入强大动力。同时立模范,培育脱贫的带头人,七里山村树立了以阙贱才、姜友民分别为2018、2019年市脱贫之星的典型,在榜样的力量和精神的鼓舞下,让大家见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原来的阙贱才、姜友民一穷二白,现在的二人不仅在精准扶贫的大好环境下,通过自己努力当上致富能手,还添置了轿车、开上了农业公司,带动村上其他贫困户一起共同致富。
扶贫七里山、发展七里山、致富七里山,我相信在龙田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城发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倾情帮扶下,七里山人民的明天定会更好。(宁乡市纪委监委 刘可)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