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四法”硬核推进涉贫信访件清零

沅陵县纪委监委开展扶贫领域信访件“百日攻坚清零”行动以来,运用“四法”硬核推进涉贫信访件清零,确保全面完成“清零”任务。截止6月8日,领导包案件办结73件,办结率100%,立案15件21人,处分20人,组织处理41人,退还群众资金23.97万元。
一、“挂图作战法”高标杆启动信访办理。一是谋定速动。3月26日下午,全市扶贫领域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百日攻坚清零”行动动员部署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刚结束,县纪委监委迅速落实会议精神,当晚7点组织召开县纪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百日攻坚清零”行动。二是方案先行。迅速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制定《沅陵县扶贫领域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百日攻坚清零”行动方案》,并有序推进。三是挂图作战。及时梳理全县扶贫领域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制定“百日攻坚清零”行动台账和作战图,73件信访件一一明确包案领导、承办单位和工作要求,挂图作战、适时销号。
二、“协同作战法”聚合力保障信访办理。一是片区联动。着力深化片区协作机制,整合工作力量,每个片区明确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常委抓好该片区信访件办理调度、协调、审核、把关和督导等工作。包案领导为各自包案件的具体牵头人,做好包案件的领办、督办和息访工作。二是会商联办。各个片区每周定期召集一次工作例会,对本片区信访问题线索初核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坚持集体研判,认真分析,找准“突破口”,切实提高信访办理工作针对性。三是多方联合。对于疑难复杂问题线索或举报人不愿签署反馈意见的信访件,县纪委领导班子集体开会研究制定处置方案,一方面更深入地进行调查走访,做实佐证材料,全面掌握举报人的真实诉求,以情感人。另一方面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督促乡镇党委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各职能部门履行好行业主管责任,坚持情、理、法相结合,联合会商、联动息访。
三、“督办调度法”硬举措做实信访办理。一是严抓督办促办。推行“日报告、周催办、旬督办”工作模式,综合采用电话督办、现场督办、台账销号等方式,及时跟踪办理进度,适时进行预警提醒,压实包案责任人、承办单位办理责任。县纪委书记每天听取信访件办理情况汇报,协调、督促过问办理进展,每周主持召开一次案情调度会。分管领导每天调度进展情况,对复杂问题和困难进行协调。信访室每周进行催办、汇总,及时做好销号和满意登记。办理进度滞后的,县纪委书记直接约谈相关责任人。二是严把质量关口。严格落实“六联审”工作机制,办结后须由承办人、委室主任、主管常委、分管副书记、信访室五级联审后,报委机关主要领导最终审定同意,才能上报市纪委信访室。对疑难复杂信访件,由主抓案件审查工作的副书记和业务水平较高的常委审核把关,做到问题不查清不结、处理不到位不结、诉求不解决不结、材料不完备不结,有效提高信访件的办理质量和办结率。三是抓实作风建设。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一鼓作气、全员发动、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加班加点。同时,严格落实工作日不饮酒等规定,严防严查信访办理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提升工作质效。
四、“倾听解释法”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作为“百日攻坚清零”重要考核指标和工作导向,切实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一是耐心倾听。对于实名举报的信访件,承办部门在核查前第一时间与举报人进行见面沟通,耐心倾听反映人所思、所想、所求,对反映的问题线索进行详细记录,全面掌握举报人反映的证据线索。在此基础上告知举报人办理时限、相关程序、受理范围,避免出现“边查边访”现象,切实拉近与举报人的距离,提高其对信访工作的知晓度。二是宣传解释。对举报人举报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分好类别,合理诉求一律积极处置到位,不合理意见,耐心做好解释,宣传政策,有效疏导情绪,让其心里有预期,提高最终反馈时的成功率。对查明不实的举报案件,及时进行澄清正名,同时将相关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人,并做好解释工作。三是全力解困。不以案件办结为“结”,而以群众困难得到解决为“结”,针对群众反映的困难诉求问题,由分管领导协调相关单位解决,并跟踪落实到位,做到信访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代”,确保群众满意。“清零”期间,解决临时救助10起,化解邻里纠纷15起,融洽了干群关系,拉近了与群众距离。(沅陵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