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武冈:最美的邂逅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7-10 10:03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在武冈市马坪乡参加防控督查。那天,我赶了个大早来到马坪乡白杨村,在一个拐角处突然窜出一个人,差点撞上,吓了我一跳,我俩几乎同时愣住了,立住了脚步。
    那是个穿黄色夹克的小伙子,个子不高,精壮结实,看眉眼不过十八九岁,但脸上有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他张嘴想喊我,但嘴角动了动,没喊出来。我感觉到他对我很热情,脸上全是灿烂腼腆的笑容。
    “你是勇伢子?勇伢子!长这么大了,叔叔差点认不出来了。”我盯住他看了两三秒,走上去摇了摇他的肩膀,忍不住大笑。他腼腆地笑着,点了点头。
    “叔叔咋这么早!”“你也早啊,口罩也不戴!去哪?”
    “去邻居家玩。”“口罩不戴,不许瞎跑!”为了安全,我向他下了命令。
    “好的。”他显得很老实。
    “还读书么?”“不读了,初中毕业后我去广东打工了,现在自食其力了。”勇伢子似乎明白了我心中的关切,急于向我表明。听了这话,我心里有点失落,他后来还是没能好好读书,老早就去打工,但也替他高兴,这个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走向正道长大成人了。
    时间回到 2016年,勇伢子是我结对帮扶贫困户家的孩子。他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在外打工挣了些钱,在家修房子,房子还没修好,父亲就积劳成疾去世了,留下孤儿寡母、一座未完工的房子和十来万的债务。为了还债,他母亲又去了广东打工,后来改了嫁,就从未回来过。他还有一个姐姐,嫁到外县,也管不到他。当时勇伢子才十三岁,初一没读完,学校就找不到人。
    “我得让他复学。”联系这个贫困户后,我最大的困难是找到勇伢子。
    “这孩子太野了,在学校根本呆不住,逃学、打架是常事,还偷学校旁小卖部的饮料,老师拿他没办法,这样下去,迟早要变坏。他是我弟弟的孩子,只要肯读书,我管饭。”我第一次去找勇伢子伯伯时,他很无耐地告诉我。
    后来,我又去了他伯伯家两次,都没碰到勇伢子。第三次我就下定决心,不碰到人不回去,就在他伯伯家守株待兔。不出所料,饭点过后,从外面溜进个毛伢子,晒得墨黑,一身灰土,进了屋,不做一声,径直去揭伯伯家的锅盖。他伯伯吃饭从不喊他,但习惯性在锅里留碗饭。
    这就是勇伢子!趁他吃饭的空档,我终于和他说上了话,了解到他一个上午不回家是看挖机去了。村头有台小挖机在施工,他霸蛮挤进挖机驾驶室,看多了,居然学会了操作。我听了哭笑不得,好好地有书不读,大热天挤挖机里遭罪。
    于是,我和勇伢子聊起了复学的事,发现和他讲大道理根本没用,我只好旁侧敲击。“离开学挍你有同龄的伙伴吗?在外面打架吃过亏吗?生活有保证吗?”慢慢地,我们聊到了读书的种种好处,这些话题对他有所触动,他答应了重返校园,但也有顾虑,怕老师不要他。
    “这个包在我身上!但入学后不许再打架,不许逃学,不许小偷小摸,有困难找我!”我一听他松了口,满心欢喜,向他保证。   
    第二天我就跑到学校,找到班主任和校长,刚一开口,学校就答应他重返校园读书。只是他一学期不上课,学校报学籍时漏了他的名字,我又跑到武冈市教育局,找到基础教育股,各部门都很重视这个事,顺顺溜溜办好了学籍。回到村里,亲眼看到他坐上村书记的摩托车去了学校,我才放了心。
    我第二次去见勇伢子时,特意去书店买了《西游记》《菜根谭》《唐诗宋词》三本书,把家里的空白笔记本和笔都带上,见面时都送给他,想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临走时我给了他100元钱,给这么少,不是舍不得,是怕他小小年纪不能把握,拿钱去上网、打游戏。后来也这样,我每次给他钱都不超过100元。
    “你可以随时打我电话,有困难随时找我。”我把电话号码写在送给他的一本最精美的笔记本上,希望能给他力所能及的帮助。
    勇伢子入学后,我和他直接见面就少了,一般每个月去他伯伯家一两次,给他送点学习生活用品,了解一下他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教育扶贫政策补助是否到位等,偶尔也给他母亲打个电话,要她多关心一下勇伢子。
    幸运的是,后来我没听到勇伢子逃学、打架等方面的不好传闻。一年后我因工作调动换了帮扶联系户,又没有他电话,就断了联系。   
    四年不见,当年的小淘气已长成精壮的小伙子。告别时,勇伢子不再那么腼腆,很大气地跟我挥手,我默默地注视他往回走,望着他的背影,心里是满满的祝福:勇伢子,希望你有个美好的前程,希望你幸福快乐!虽然你没有如我所愿,读高中,读大学,但你也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在你最困难的时侯,社会没有抛弃你,给了你必要的温暖。
    “我为什么不多用点心,为什么之后没再去找他?我应该给他更多的关心!”我有些自责和遗憾。这些,只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去弥补了。(武冈市纪委监委 欧德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