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耒阳:“莲”爱

六月,正值荷花盛开的季节。耒阳市永济镇旭莲生态观光农林有限公司的湘莲基地里荷叶田田,荷花朵朵,偶尔还有几只白鹭掠过,一派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暑意顿消。
正在此地进行扶贫常态化督查的省纪委督查组却顾不及欣赏眼前美景,一到基地就仔细查看起产业扶贫的台账资料。当看到公司作为2018、 2019年耒阳市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与108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签定产业扶贫帮扶协议,两年累计给贫困户分红28.9万元已及时到账后,督查组的同志们才松了一口气。
为了验证台账资料是否真实无误,督查组组长王学斌随机从表册里点了一户说,“到龙清村刘功益家再看看。”
龙清村距旭莲基地并不远,只有十几分钟车程。刘功益的房子也在马路边,是几间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的红砖房,外面没有任何装修,在小洋房遍地的永济镇显得特别寒伧。
看到家里来了客人,刘功益赶忙要女儿搬出几条长木凳,几把竹椅子,一行人就在屋前的空地坐了下来。小女孩面色略显苍白,像一片经霜的荷叶,惹人怜爱。与众不同的是,她留着男孩一样的平头。
王学斌把刘功益叫到自己身边,聊了起来:“老刘,说说你家里的基本情况吧。”
没想到,这个中年汉子竟一时哽咽,语不成声。看到女儿站在身后,刘功益赶紧用衣服把眼泪擦了。王学斌面色凝重,轻声安慰道,“没关系,你慢慢说,我们是省纪委的,你有什么情况只管向我们反映,我们一定会为你做主。”
1975年出生的刘功益,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不少。从刘功益断断续续的叙述中,王学斌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刘功益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上有父母,下有儿女。刘功益自己是一名油漆工,平时在村子周边做油漆活赚钱养家,妻子在外务工,一家人过着普通而平静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冬,刘功益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被确诊为白血病。几年来,刘功益为了给女儿治病,四处奔波,从未放弃。然而,一边是为女儿治病要花费巨额医药费,一边是不能正常务工少了不少收入,家里顿时陷入困境。屋漏偏逢连夜雨,2019年下半年,刘功益的父亲又意外摔倒成植物人,花了10余万抢救,依然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现在,给女儿治病,每月还要近7000元的化疗费。一场巨变让这个家庭陷入贫困,2019年,村里将刘功益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听完刘功益的介绍,王学斌对这个不幸的家庭心生同情,对这个伟大的父亲又心生敬佩,关切地问刘功益:“你家现在享受了哪些扶贫政策?”
刘功益回答说:“村里帮我家办理了3口人的低保、特惠保,新农保新农合政府代缴,我女儿看病享受‘一站式’服务结算,治疗费报销80%以上。政府出资2千元让我在旭莲基地入股,每年还有分红。村里帮我流转了20亩土地,还要帮我办小额信贷,鼓励我搞大棚种蔬菜。我女儿一直休学治疗,每周末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上门送教上门。我真不知道如何感谢他们。”刘功益还说,得知女儿患白血病后,村干部和扶贫干部还热心地组织募捐,帮他募集善款18000元。
看到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为刘功益家做了大量的工作,能享受的政策都享受到位,督查组的同志流露出赞许的目光,可心情依然沉重。临走时,王学斌从自己身上掏出500元给刘功益,要他为女儿补充点营养。另一名督查组成员王茂卿也掏出1000元递给刘功益。刘功益坚决不收,激动地说:“我怎么能要你们的钱呢,我都不知道你们姓什么!”
督查组的同志一起安慰刘功益:“现在国家政策好,你要好好为女儿治病,你看这塘里的荷叶,去年冬天枯了,现在不是又长出新叶了吗?你一定要坚强!镇村干部会帮助你把蔬菜大棚建好,相信,没有迈不过的坎。”
握着督查组同志们温暖有力的手掌,刘功益这个朴实而勤劳的汉子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耒阳市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