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新田:竹鼠养殖转产记

“你说的是洪仁村那家啊,我们已经把他家的竹鼠回收了,按政策规定每公斤75元,他很配合,回收过程很顺利,那小伙子不错。”听到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的回话,我心里踏实了,因为之前我很担心出问题。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竹鼠在列。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忐忑不安,因为我结对的一家贫困户就是养竹鼠的,而且刚批准下来的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已用于扩建养殖用房。现在却传来不准养殖的消息,让人惊愕。我担心他家会因此背上沉重债务。当时我觉得这是传言,没有去核实真伪,认为过段时间传言就会消失。
“你结对那个贫困户还在养竹鼠吗?我们现在准备找一个脱贫致富的典型,他本来是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最近听说不准养了,又觉得不好写,还是暂时不宣传了。”宣传部的同事年初找我了解情况,她也很关注这个贫困户,但新冠肺炎疫情让她不便宣传了,我很无奈。
“自然资源局来人讲了,现在不准卖,只好自己养着,2个月来,大竹鼠又生下很多崽,现在有两百多只了,每天买竹子来喂都要花好多钱。最近天气热,死了二三十只竹鼠了,放了大风扇都不管用。”4月分我走访他家,听他介绍了情况,我只能安慰他,到楼上去看了下,确实快没地方养了。看来禁养的传言是真的,这个事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担心处理不好,就会成为一颗定时炸弹。
俗话说,怕什么就来什么。5月,省政府出台了回收方案,竹鼠每公斤的回收价格是75元,与市场价有一定差距,养殖户很可能收入受损。我立即向县自然资源局核实,并说明了这个贫困户的情况,问是否还有其他补偿措施,
“75元一公斤的回收价格已包含所有补偿。”对方的回答让我头上直冒汗。我不知道要不要跟这个贫困户说,或者怎么跟他说。因为以前有个别贫困户对经济损失相当敏感,处理起来相当棘手。
“你对这个价格有什么看法?”我问实际养殖人小邝,问题已无法避免,只能诚实面对。当时我以为他会抱怨价格太低,并提出额外补偿,甚至拒绝回收。我心里已准备对他做政策宣传解读和思想教育工作了,甚至准备这次做不通,就下次做,直到做通为止。
“这个价格我听说了,肯定比不上每斤一两百元的市场价,但碰到疫情,没有办法,无论如何我都要配合国家政策,如果要回收我就希望早一点。”他轻描淡写地说道,丝毫没有提额外要求的意思,让我颇为惊讶。也许是年青人,想问题放得开些,没有思想包袱,更没有那么多圆滑世故,内心很阳光,我心中的顾虑瞬间烟消云散。
“那你建好的养殖用房怎么办呢?”几天后我想起这个事就问他,不能让养殖户白白吃亏,尽量帮他想好万全之策。
“养兔,我已经养了几十只了。成本低,每天割草给它吃,再喂些饭就可以了,不用花钱买竹子来养;有利润,一只兔子卖五、六十元,刨除喂饭的成本可以赚三、四十元;出栏快,兔子从生下来两、三个月可以卖了。一年赚个两、三万是可以的。”他给我解释了养兔的原因。
“小邝家的竹鼠已全部回收。而且他顺利转产养兔。一切都顺利。”我把情况跟驻村工作队长讲了,他也很开心地笑了。回收工作没有想到如此轻松地解决了,养殖户、结对帮扶人、回收主管部门、驻村工作队都满意。当然最关键的是小邝单纯、积极向上,没有讨价还价,天然摒弃了“等靠要”思想。
“你父亲对这个回收价格有什么想法?”虽然他父亲没有实际参与,但他们毕竟是一家人,特别是得知是以他父亲的名义贷款的,我就要小邝跟他父亲商量。
“他觉得亏了钱,曾经跟其他养殖户商量向有关方面反映,大概想多争取些补偿吧。”这个回答让我吃惊不小。如果他父亲有这个想法,那就是扶贫领域的潜在隐患,不可掉以轻心。看来说问题彻底解决言之过早。小邝父亲从广东务工回来后我跟他再提了这个问题。
“刚开始,我们买一对小竹鼠就要三、四百,买了几十对,成本就要了好几千,养了大半年,有好几百只了,又买了很多竹子来喂,还花钱建了新房子来养。损失很大,我觉得原来的补偿太少了。”小邝父亲主动跟我说了他的想法,表情很严肃。
“回收价格是全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统一规定的,因我们一地的情况来更改不太可能。有的省份比我们高,有的省份比我们低。回收时已充分考虑你家的贫困户实际,是按最大限度补偿的,补偿金已打到你们的卡里了。另外有政策规定,你们原来申请的用于扩大养殖用房的5万元无息贷款可以延期还贷。如果你想申请,我可以全程代办相关手续。”对他的问题我作了坦诚解释。
“我想申请延期还款。”听到贷款可以延期,他的脸上露出笑容,没有再提额外补偿的事了,还很高兴带我去看他刚完工的养殖用房,这个正是用5万元贷款建的,这是我第二次参观了,看他兴致勃勃地解释,我想他心中的梗已经没有了。我离开的时候,他还出门送我,阳光照在他身上,感觉他豁然开朗了。(新田县纪委监委 邓峰亭)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