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道县:办实事得民心

6月15日,骄阳似火的周一,我又来到了万家庄街道塘下村走访贫困群众,每到一户,他们都从地里摘来西瓜热情招待,他们真诚而纯朴的笑脸,让我不由回想起参加扶贫工作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感悟,与贫困群众打交道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工作找好了,我更有信心脱贫致富了
“朱哥,你好!”前不久,在村民的指引下,我在村里小路转悠了许久,终于来到了贫困户老朱家。我心中一喜,打着招呼刚进门,谁知老朱看了我一眼,扛起锄头就出了门。
“咦,这是怎么了?”我有些手足无措。
“朱哥,我是县纪委小何,今天特意来问下家里的情况。”看着老朱这么抗拒,我得赶紧了解情况,于是我厚起脸皮,紧跟着老朱下了田埂。
“我家什么情况,村干部晓不得吗?你问他们去!”老朱有些抗拒。
“村里干部我肯定是要问的,但你家的情况自己最清楚,不然我们提出的办法解决不了困难,也是无用功,哎呦—”雨后的田埂很泥泞,我小心翼翼,还是不免摔了一跤。
老朱看我摔了一跤,慢慢停下了脚步。夕阳下,他眯缝着双眼盯着我满是泥巴的鞋子看了许久,然后朝我手上的笔记本点点头示意。
我连忙连忙拿好笔,细致地记了他家庭成员、收入、困难详情和个人打算,老朱开始敷衍了几句,后来在攀谈中慢慢说出了心里话。
因为老彭离家出走,女儿还在读小学五年级,母亲常年生病需要照料,没法去外地务工,所以家里不仅没积蓄,外债越欠越多,老朱别提有多急了。
“你看,我今天来还是有收获的,开始时你还不愿意说!”我合上笔记本笑道,“了解你的情况,我才好想办法,帮你找到合适的赚钱方法。”
“县纪委的干部就是实在!”老朱一拍大腿感叹,“我就想到你们有人以前总来问‘你家几亩地啊?生活怎么样?’问完就走了,我心里有气,真不想搭理你。”说到这里老朱有点不好意思,又道:“你摔了一跤,一身泥巴还跟我下了田,我觉得你肯定是真心来帮我的!”
听了老朱的话,我心里很是触动,急忙留下自己的姓名和电话,郑重地交给了老朱。“这张纸你收好,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随时联系我,你的困难我会尽力想办法的。”
两天后,我带着好消息来到了老朱家里。通过熟人介绍,县城工业园一家门窗厂愿意聘请老朱,每月有三千多元的工资,还安排了宿舍,老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务工。
随后,我带着老朱去县城看了工作环境,看着老朱欢欢喜喜地签订了聘用合同,我觉得辛苦没有白费,这趟走访让一个家庭“走”出了贫困,走向了希望,真是太值了。
“领到工资了,现在工作找好了,我更有信心脱贫致富了。”早几天,老朱打来了报喜电话。
通完电话,我不由得想起了老朱的那句“问完就走了,后来再也没来问过”,心里很是感叹:要想精准扶贫,既要深入百姓问民情,又要下到田埂找办法,只有和群众走一条田埂、坐一条板凳,我们才能走进群众心中,才能把脱贫攻坚中的问题吃准摸透,才能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拿出切实行动打赢脱贫攻坚战。
污水沟疏通了,我心里舒坦极了
“同志,你这县里的干部管不管五保户?”
“管!大爷,您有什么问题尽管说?”
“那你们跟我到边上的五保之家看看嘛!”
记得刚到塘下村扶贫的第一天,当时天正下着小雨,我正在村委会向村干部了解情况,一位约70岁的老大爷突然拉住我,非要我跟着他走。
老大爷先带着我围着五保之家四周转了一圈,然后进了房间,换了一双雨鞋出来。
老大爷出来后也不说话,拿起墙边的扫帚扫起水来。
看到老大爷扫水,我一时有些懵了。
老大爷看我目瞪口呆,笑着说:“你仔细看看水走不走!”
一圈仔细转下来,我们才发现五保之家四周的水沟被泥巴和石子堵住了,一下大雨,水无法排出,就淤积在门前的泥地里,久而久之就发臭了,确实给五保老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这个五保之家水排不出去,你看这个问题多久解决?”我刚要返回村委会叫人一起来疏通污水沟,老大爷拉着我的手追问道。
“老大爷,这个问题我马上交给村里解决,保证让您住得舒心,请您放心!”
“嗯嗯,我相信你会帮我们解决!”围在边上的五保老人纷纷说相信我,他们期盼的眼神让我感觉到了压力,也给了我更大的动力。
随即,我动员其他扶贫干部拿着铁锹等工具及时地疏通了水沟,并督促村委会尽快对污水沟进行硬化……
近日,我再次来到塘下村五保之家回访时,只见污水沟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
“污水沟疏通了,我们心里也舒坦了,你做实事做好事,真是党的好同志!”再次看见我,老大爷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直夸我用心了。
老大爷的一番话启示我们,扶贫工作首先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从群众的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入手,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道县纪委监委 何俊宏)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