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西湖管理区:念好“三子”经 做好扶贫事

“李队长,你能不能继续在我们新兴村搞工作队队长,继续帮扶我家......”“李队长,我们舍不得你走”......
这是今年5月,我卸任西湖管理区西洲乡新兴村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后,在新兴村召开工作交接会后,新兴村的贫困户拉着我的手对我说话的场景。
2016年5月7日,组织上安排我担任新兴村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2020年5月17日,我因工作地点调整,卸任工作队长职务。4年多的驻村帮扶工作,1470个日日夜夜,回想起来,我有奔波田间地头的疲惫,有面对贫困老乡的辛酸,但更多的是收获成长和成功欣慰。在工作交接会上,看着动情的贫困户,驻村帮扶工作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勾起了我深深回忆。脱贫攻坚是难事,但是并不难办,在我看来,只要念好“三子经”,就能做好扶贫事。
放下架子
“龚大哥,你好。我是组织上派来的新兴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队长,具体的帮扶对象是你,今天和你认识一下。”
“你就是我的帮扶责任人啊,小姑娘一个,能不能帮扶好哟!”
“怎么说话呢你!我是组织上派来的,怎么就帮扶不好你。再说你如果觉得我帮扶不好,你可以申请换人!”
这是我初到新兴村,和我的帮扶对象龚某见面时的场景。龚谋第一眼看到我是个女孩子,不太认可我,我由于第一次开展帮扶工作,听到他的话很生气,于是就和他顶了起来。这一顶不要紧,旁边的农户都对我指指点点,我隐约地听到大家说这个队长怎么这么高的调子,当时我的脸都红了。
事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觉得我工作方式要变换一下,必须放下架子,深入群众,说群众说的话,讲群众讲的事。于是我走访、调查、深入农户,用三个月的时间走访完了所有的农户,了解到了他们的需求。特别地,我通过深入的沟通了解,我的帮扶对象龚某夫妻俩是侏儒,儿子身体比较正常,但腿有问题,需要矫正,我通过多方对接,成功帮其儿子联系到了好的矫形医生并解决了费用。经过这些事,龚某和村里其他农户对我的看法改变了,他们变得和我更亲近了,更信任我了。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作为工作队长,必须端正态度,放下架子,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只要我们带着真感情,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就会赢得群众支持。
建强班子
“龚支书,我们新兴村的党员就十几个吗?”
“不是...他们可能有事要迟点来...”
作为新兴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长,我兼任了新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第一次召集全体党员开会,准时到会的只有十几个人。党支部书记怕我面子上过不去,解释说党员有事去了,实际上事后我才知道,有些党员听说村里新来的第一支书是个年轻女生,比较失望,所以参会都不太积极。
当时这件事对我内心的打击还是比较大的,我分析大家之所以参会不积极,表面原因是对我不了解,根本原因还在于支部的凝聚力还不够强。于是我有针对性地走访完支部所有党员,耐心的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针对他们的想法,我着手做好“三会一课”工作,让每个党员过好组织生活,组织党员外出考察学习。经过这些方法,党员组织观念增强,有了“家”的感觉,在带动贫困户脱贫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农户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农村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必须充分发挥组织引领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
解决根子
“李队长,今年的慰问金、慰问物资怎么还没下来?我的低保什么时候帮我提标啊,我的钱不够用了。”
贫困户刘某已经连续两天给我打电话问情况了。说起刘某,还真是让人有些头疼。他40余岁,单身汉,身体有些慢性疾病,有劳动能力。但是刘某从不自己劳动挣钱,平时就是靠享受低保维持生活,低保不能维持生活的时候,就向村里、乡里要救济。他的帮扶责任人给他做了很多次思想工作,要他打工挣钱,他都没听进去。
我觉得像刘某这种情况,必须自食其力才能真脱贫、稳定脱贫。可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难点在于刘某本人不愿意工作。我经过认真分析刘某的生活习惯,发现了一个突破口。刘某平时喜欢热闹,经常在老年人活动中心和里面的老人们一起玩,一呆可以呆一整天。于是我就和村里一起联系老年人活动中心,看需不需要请清洁工,工资方面没有太大的要求。正好老年人活动中心需要有打杂人员,知道刘某是贫困户,工资要求又不高,于是就同意刘某在老年人活动中心打扫卫生,工资每天20元钱。刘某知道自己在老年人活动中心只要打扫打扫卫生就能挣钱后,欣然同意。
“李队长,感谢你为村里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
刘某肯务工后,村干部激动的对我说。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志”。思想观念的贫困,是脱贫路上的 “拦路虎”。唯有激活贫困户的能生动力,才能让大家增强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前,脱贫攻坚到了“攻坚拔寨、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今天,虽然我不再担任工作队长,但是对脱贫攻坚的这份责任不会变,对人民群众的这份感情不会变,为党和人民勤奋工作的这份初心不会变。(西湖管理区纪委 李欣欣)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