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三套“组合拳”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今年以来,永兴县纪委县监委坚持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打好监督检查、信访处置、集中治理三套“组合拳”,严肃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一、打好监督检查“组合拳”。建立“专项监督+纪委监督+巡察监督”的联动监督机制,以监督推动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一是开展日常督查。组建县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特别督查组,采取“五查五看”、“月抽查”、“季督查”等方式,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点穴式、针对性的监督检查。同时,综合调度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各乡镇纪委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专项治理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组织集中督导。2020年5月中旬,由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采取随机抽查、查阅资料、入户走访等方式,对全县所有的贫困乡镇、村实行督查督导全覆盖,累计反馈扶贫领域线索68条。如纪检监察干部全员入村督导,检查29个省级贫困村,督促交办整改问题49个。三是实施专项巡察。2019年7至9月份,将脱贫攻坚纳入县委第7轮专项巡察,紧盯扶贫领域的“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坚持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巡察,从群众的只言片语、衣食住行中发现问题,从扶贫资金发放、扶贫项目建设中深挖线索,专项巡察发现问题线索26件,下发整改通知书21份,向县纪委监委移交相关问题线索5个。
二、打好信访处置“组合拳”。永兴县纪委县监委始终把群众信访作为发现问题、推动治理、确保成效的重要举措。一是多条渠道受理信访。畅通群众信访受理渠道,信访室、县专治办、县扶贫办、县信访局、县作风办、县公电办等部门受理问题线索,对涉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全部移交县扶贫领域专治办登记,按程序审批后交由相关纪检监察室或派驻纪检组调查处理。二是纪委书记抓实信访。县纪委建立了来访、来电、来信、来邮、来帖“纪委书记信访一体化”工作机制,纪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定期到信访室接待来访群众。坚持接访约访下访制度,实行领导“联户包案”,发挥“片区联动”作用,突出领导带头作用,突出源头治理,突出一线化解。2019年6月份以来,“纪委书记信访一体化”工作机制建立接待群众来访181人次,受理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50件,6月底前全部办结清零。三是上提一级办理信访。对扶贫领域的信访问题,坚持上提一级、直查快办。县纪委县监委成立信访举报研判小组,每半个月召开分析研判会,分析信访举报线索,确保问题线索快速研判、精准界定、快速查处,做到当月受理、当月办结。
三、打好集中治理“组合拳”。突出治理重点,强化治理措施,确保治理成效。一是推进“一季一专题”集中“回头看”。对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社会兜底保障5个专题集中治理工作开展“回头看”, 拓展到就业扶贫、住房和饮水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医疗等重点民生领域,巩固拓展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治理成果,着力跟踪问题整改、案件查办和违纪资金追缴退还等工作。今年立案11人,问责处理42人,退还群众资金20.52万元。二是开展惠民惠农领域集中治理。紧盯城镇低保补贴、农村低保补贴、特困户供养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方面开展集中治理,通过各职能部门大数据比对,2020年5月份以来,共筛查出疑似问题线索23397条,涉及疑点金额1338.6万元。目前,已核实部分问题线索,立案4人,追缴违规资金36.3万元。三是开展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动态集中清零行动。2019年4月份以来,全面梳理排查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业务内问题线索16个,业务外问题线索34个,采取县领导、委领导包案和纪检干部领办制度,实行一个信访件、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办信机制,确保现有存量和动态增量清零。截至6月底,实现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办理“清仓”。(永兴县纪委县监委陈保文王小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