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靖州:扶贫先扶志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7-27 11:10 来源:三湘风纪网

    炎热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只有在那郁郁葱葱的树荫下,才能稍微挡住扑面而来的热浪气息。
    7月7日上午,走进靖州县坳上镇大开村五组村民谢某军的家中,你将发现它与别处的不同,烈日当空,各处都是静悄悄的景象,而这里却是一处繁忙,你看见有人在挥舞着扫把、铲子、高压水枪正在清理庭院,你能听到“先清理、再打扫、用水枪、补好瓦......”的叨唠声,然后你会感受到何谓“旧屋换新颜”。
    在此之前,也许你想象不到,这里是大开村乃至坳上镇“名声远扬”的“懒汉户”。杂乱的物品堆砌满地,不管是墙壁还是地面,都是满布灰层。
    早些年,谢某军因赌气和老婆离婚,精神上遭受严重打击,他便自暴自弃,独自一人带着儿子“将就”生活。他认为生活早已没有盼头,便破罐破摔,不愿盖瓦,不愿家务,不愿提高生活质量,这正是2014年被纳入贫困户之前谢某军家里的真实写照。
    “扶贫先扶志,如何转变谢某军的思想观念以及给他年满20岁的儿子谢某东灌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的观念,如何更好地激发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首要问题。”坳上镇纪委副书记兼大开村联村干部匡建华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在脱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匡建华和大开村的“四支队伍”以及帮扶责任人本着“带着真情走访,作为朋友走动,当作家人走亲”的原则,一遍一遍地到谢某军家中为他作心理疏导和思想工作。一开始,谢某军表现得十分反感,甚至不愿意与“四支队伍”和帮扶责任人过多接触。但他们并不气馁,积极主动了解谢某军家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代缴新农保、发放粮食直补、提供产业帮扶、申请小额贷款、提供就业信息......一项项福利政策,就是一份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犹如春日一道道温暖的阳光洒在谢某军的心坎上。
    谢某军的儿子谢某东也慢慢地改变了自己,开始走出家门,外出务工,承接起养家的重担。谢某军也开始进行田间劳动,种些粮食,增加收入。2017年,谢某军一家正式脱贫摘帽。周边群众纷纷称赞道:“现在扶贫政策真的好,干部也很实在,不然,你说像谢某军这样的家庭怎么能脱的起贫?还是党和政府关心才有他们的今天。”这就是“扶贫”背后的温情和力量。
    “作为联村干部的我们,更要懂得扶贫先要扶志,只有激发贫困户自身脱贫的内生动力,积极为贫困群众‘输血’,解决迫切的生产生活之需,将外部输血式扶贫与内部造血式脱贫相结合,通过自身‘造血’巩固‘输血’成果,才能彻底拔除穷根、消除贫困,才能让他们在脱贫致富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匡建华坚信,幸福美好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是要靠贫困群众用双手创造。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引下,像谢某军这样的家庭,生活只会越来越好。(靖州县纪委监委 曾必文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