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桃花源管理区:贫困户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8-05 11:48 来源:三湘风纪网

    “李大哥,这几天连续下暴雨,要做好鱼塘的防护措施,防止涨水鱼跑出去;还有,天气比较闷热,要加大鱼塘供氧”,我拿着电话一点一点的提醒李大哥。
    “好的,好的,今天工作队的李队长也特意为这事过来了一趟,要我多留意天气情况,你放心,刘书记,一切都好着呢”李大哥回答道。
    “今年鱼苗长势不错,大的估计有五六斤了,等过年了给你和李队长每人送两条大的吃,哈哈哈…”李大哥笑着说。
    “好意心领了,还是留着卖钱吧,今年你可要再接再厉,继续拿个脱贫致富先进回来”,我鼓励李大哥搞好鱼塘养殖,叮嘱他进出集贸市场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护。
    “没问题,今年一定可以继续拿先进”,李大哥坚定的回答说。
    与李大哥交谈了大约7分钟,结束了此次通话。
    崇义村是桃花源自然资源和国土分局的帮扶村,我任分局纪检书记后第一次到李大哥家走访,愁眉苦脸的他坐在旁边一言不发,基本上是我问一句他回答一句。经过一番“盘问”,我摸清了他的“底”,也深刻体会到让他笑不出来的难处。李大哥一家的收入主要靠着几亩水田和林地,他的妻子患有肾衰竭,每月医药费用上千元,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为了治病家里已经负债 3万多元。李大哥想过出去打工挣钱,但是担心妻子没人照顾,就一直在家务农。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安慰李大哥要积极面对生活,告诉他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打帮扶手册上我留的电话。
    第一次走访没过几天的一个深夜,我突然接到李大哥打来的电话。
    “刘书记,我老婆今天病又发了,现在医院里,医生说可能需要动手术,你能不能给我借点…”,李大哥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还没等我开口他就把电话挂了。我估摸着李大哥可能是缺钱而难为情,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也不会给我打电话。我用微信给他转了些钱,同时发了条语音告诉他钱不够的话及时跟我讲。
    第二天,我咨询了解相关医保政策后给李大哥打了电话。“李大哥,嫂子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医疗救助金,请你准备好身份证、诊断证明…”,我用3分多钟的时间,把申请救助的资料仔细的跟李大哥梳理了一遍。
    “李大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家的危房改造申请审核通过了,很快要动工了,你把家里的东西收拾一下。还有,村里准备发展水产养殖,我看你也可以尝试下”,我把了解到的最新消息一一告诉给李大哥。
    在我的劝说下,李大哥搞起了水产养殖。2017年,承包了 4 亩鱼塘,收入 0.8万元;2018年,承包了8  亩鱼塘,收入 2.2万元;到2019年,还清了家里的所有债务,还有 1.2 万元存款。今年,李大哥又扩大了规模,承包了18亩鱼塘,在他的带动下,其他三户贫困户也加入到了水产养殖队伍。去年,李大哥还获得了区管委会颁发的先进个人奖章,曾经的贫困户现在成了村里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宣传扶贫政策、制定脱贫措施、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我的“常念经”,我与李大哥也在一次次沟通中彼此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有话可说,交谈再也不是三言两语、我问他答。我想,扶贫就是要和帮扶对象打成一片,敞开心扉的交流,知他所想帮他所难。用真心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当好群众的知心人,只有这样才能不辱帮扶人的使命。(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纪委  刘树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