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慈利:他的笑容充满自信和力量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8-11 15:52 来源:三湘风纪网

  “卢伯伯一再交待,肥料要均匀一些,覆膜一定要压实,不然就会生杂草……”4月10日,慈利县南山坪乡双和村的烤烟种植大户莫才文坐在轮椅上,正在烤烟地头组织施肥、覆膜等工作,精神头儿十足。
  他口中的“卢伯伯”是慈利县南山坪乡纪委副书记卢银法,今年已经58岁。2018年初,乡里筹划干部联村工作时,他主动要求联系双和村。
  “双和村地处高山、深度贫困,是块硬骨头,您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主要领导当时心有疑虑。
  “年纪大,但是全身的骨头都还硬着呢。”其实,卢银法早就有了自己的思路。
  原来,双和村平均海拔800多米,全村仅有234户,总人口91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48户174人,是典型的高山贫困村。但由于这里昼夜温差大,种植出来的烤烟却是全县成色最好的,加上卢银法以前有多年分管烤烟工作经验,他觉得,要拔掉这里的穷根,发展烤烟产业大有可为。
  可是,贫困群众并不这么想,莫才文就是其中的一位。卢银法第一次走访时就了解到,40多岁的莫才文10多年前在洞溪煤场因工致残,生活起居要依靠轮椅,如今他还未摆脱悲观情绪,有时还会偷偷躲在被子里流泪,艰难的生活仅靠70多岁的老父亲每年种几亩地来勉强维持。
  “贫困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本经念不好,搞发展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卢银法深知扶贫必先扶志,每天他不是在田间地头考察,就是在贫困户家里走访,一面耐心倾听、一面积极引导,功夫总是不负有心人。
  “卢伯伯,您看我这个情况,我爸年纪也大了,能不能帮我想个路子,我想做点事。”莫才文终于主动向卢银法要对策。
  “路子当然有,就看你敢不敢尝试,流转土地种烤烟。”卢银法渐渐发现莫才文脱贫的想法越来越强,加上他思维活跃,便鼓励他种烤烟。
  “我敢!可我既没资金,又没技术……”挡在莫才文面前的实际困难确实很多。
  “资金和技术我来负责,你放心!所有的环节我管到底!”卢银法向他郑重承诺。
  “卢伯伯,那就这么定了,我马上干!”卢银法的承诺给他吃了定心丸。
  事实上,卢银法也正是这么做的。在他的帮助下,莫才文在当地农商行贷款5万元,流转了村里十几亩闲置土地,加上自家地共20亩。眼看着莫才文虽然不能自己下地干活,但是坚持用双手转着轮椅在地头来来回回,手上都磨出了血泡,卢银法不禁动容,除了日常指导外,他还让烟草站的培植员经常上门给他传授种植经验。一年下来,莫才文经营的烤烟卖出14万余元,除去成本,获利近5万元。
  “莫才文的自尊心很强,对他的笑容我印象很深刻,起初只能算是憧憬的笑容,有担心、不坚定,现在是幸福的笑容,充满自信和力量。”回想脱贫前后的莫才文,卢银法也欣慰自己收获了贫困群众的认可。
  2018年以来,在卢银法的鼓动和帮扶下,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加入烤烟种植行列,从最先的零散种植地到2019年的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一半以上)1050亩,创造经济收入400余万元,再到今年的51户1295亩,群众的干劲越来越足了。这其中,卢银法不仅参与种植、移栽、病虫防治、科学烘烤等具体指导,还全程监督贫困群众的交烟、定级等工作。
  也有人好奇他的这股子拼劲,他说:“基层工作时间越长,年纪越大,越能体会到共产党人的那份初心和使命,只是想好好守护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慈利县纪委监委  王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