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中方:强化三项监督,护航易地扶贫搬迁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9-01 16:49 来源:三湘风纪网

    “十三五”期间,中方县实现易地扶贫搬迁1009户3840人。为了让易地搬迁户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中方县纪委监委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户住房、服务、就业等工作监督力度,有力护航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
    “蹲点监督”,让群众住得下。县纪委监委出台了《中方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项目蹲点工作方案》。对施工全程“蹲点监督”。明确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为蹲点督办责任人,从县纪委监委、县联席办、县住建局、县扶贫开发公司等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监督工作组常驻工地,严肃“蹲点”要求,零距离、全天候现场监督,从项目选址、实施、装修等全程“蹲点监督”,推行“每日记录、每周通报、每月总结”监督工作机制,切实发挥监督主体作用,确保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项目进度、质量双达标。从2016年9月18日实行“蹲点监督”工作以来,全县累计投入易地扶贫搬迁房屋建设资金2.4亿元,修建房屋94886平米,全部提前或按期按质交房,让群众住得下。
    服务监督,让群众过得好。县纪委监委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地服务监督常态化工作机制,设立了服务监督办公室,配备了专门监督力量,设置了监督热线电话,定期对易地扶贫搬迁地开展服务专项监督。一是监督服务机构是否健全。根据《中方县关于加强易地搬迁地服务工作的要求》,监督有没有设置专业的服务机构,安排服务人员;二是监督服务措施有没有到位。是否设立监督服务站,是否落实了“三个一”便民服务承诺,即有没有“一张便民服务卡、一部热线电话、一个信息服务群”;三是监督查出的问题有没有得到及时整改。对督查中发现和交办的问题,有没有及时销号处理,有没有建立反馈跟踪机制,群众满意不满意。真正把服务站建成搬迁群众的“娘家”。自2018年群众入住以来,共开展民政、社保、医疗卫生、就学、就业、养老、户籍等服务方面的专项监督17次,及时解决了道路、路灯、公交、幼儿园、卫生室、药房、篮球场、图书馆、移动、电信、有线广播网络等生活配套服务,将安置区建成了新型现代化社区,让群众过得好。
    就业监督,让群众挣得多。根据《中方县易地搬迁户“一户一产业工人”实施意见》,对搬迁户就业情况实施全程监督。一是查看有没有建立用工人员花名册。根据《实施意见》要求,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健康劳动力必须建立用工花名册,政府要为他们提供就业服务;二是督查有没有采取就业服务措施。县人社局、县经科商粮局等单位有没有组织企业召开专题招聘会,是否保证每户有一人稳定就业,务工补助有没有按时发放到位;三是查看结对帮扶有没有到位。根据要求,结对帮扶干部要创造条件帮助帮扶对象提供就业服务,让搬迁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自2017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共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监督10余次,促进900余名易地扶贫搬迁人员稳定就业,就业人员月工资普遍在3000元以上,群众挣得多,生活有保障。(中方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