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新晃: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绿玛瑙”

“咱们村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进新房后的生活怎么样啊?就业有保障吗?”近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新晃县鱼市镇斗溪村开展督查工作时,向该村联村镇领导了解该村易地扶贫搬迁户有关情况。
该村的易地扶贫搬迁户生产生活和就业都没有问题,其中还有2个易地扶贫搬迁户和村委会主任一起带动贫困户积极发展产业,213亩高山葡萄产业发展的有声有色,这2个易地扶贫搬迁户就是鱼市镇斗溪村天马金果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张良灼、张成坤。
张良灼家有5口人,2014年被纳入斗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时,入户便道是一条小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家里生活用水全靠肩挑手提,也没有像样的厨房和卫生间。
2017年,张良灼申请了易地扶贫搬迁,年底就住进了新房。他的新房是选址重建的两层砖混结构A级住房,一楼是厨房、厕所和储物间,二楼是客厅和卧室。
“马路硬化到家门口,自来水直接入户,旁边还有一片菜地。屋里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什么都有了!”张良灼母亲钟如娥今年71岁,谈起家里的变化,她竖起了大拇指。
住上新房子是第一步,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终目标。随即,张良灼加入了斗溪村天马金果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10月,当时流转土地133.301亩,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主要以种植葡萄为主导产业。目前,合作社成员52户,包括张良灼、张成坤等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共种植葡萄213亩。
“政府不仅派我们去安江农校学习技术,还给我们基地修建了灌溉工程。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务工,还能照顾老人小孩,2019年种了30多亩葡萄,分红就有12万元。”据张良灼妻子姚秀云介绍,她娘家人也入了股,搬过来一起种植葡萄。
葡萄种植基地里,36岁的张良灼正在修剪雨后猛长的葡萄枝,一串串葡萄还未成熟,像绿玛瑙一样缀满枝头。
“20天后再喷洒一次生态农药,2个月后就可以采摘了,预计产量30万斤。”望着葡萄园,张良灼脸上挂满了笑容。
据张良灼介绍,斗溪村地势高、昼夜温差大,种植的葡萄含糖量高,深受客户欢迎。除了当地群众前来采摘,不少县外团队也经常来基地进行摘葡萄比赛,贵州、湖北一些水果批发商也早早下了订单,由于本地市场已经饱和,葡萄主要销往云南等地,近几年都未出现滞销的情况。
今年,张良灼打算继续扩大葡萄种植规模,“现在我们家已经脱贫了,手里也有了一些存款。我相信未来的日子会像葡萄一样越来越甜!”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新晃县纪委监委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多次现场督查,查看易地扶贫搬迁户生产生活及就业状况,收集他们的合理诉求及意见建议,并帮助推动整改到位。(新晃县纪委监委 蒲祖财)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