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蓝山:纪检干部为贫困户搭起“小康之家”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9-07 15:44 来源:三湘风纪网

  “王海兵,镇里面安排我们来拍下贫困户的笑脸照。”王海兵咧开嘴笑得极为灿烂,镜头“咔擦”一声将这笑容定格在了照片里面。

  涩源村位于永州市蓝山县土市镇,是文明示范村,也是灵芝特色产业种植基地。自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有8户26人,贫困发生率仅为0.02%,目前尚有未脱贫1户2人,而王海兵正是涩源村那唯一的未脱贫户。虽然涩源村整体生活水平较为富裕,但王海兵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王海兵原本拥有自己幸福的三口之家,但是一场车祸却让他失去了所有。几年前他驾驶摩托车不慎滑倒,脑袋碰上了墩子,导致脑袋空了一半,当时出事的时候50天未醒,终于还是捡回了一条命,然而却丧失了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甚至再也不能说话。并且伤口由于处理不周,天气一热便会发出难闻的气味。他的妻子因为不堪忍受弃他而去,女儿也外出打工失去联系。而他的父母由于是组合家庭,后母不愿意照顾他,也不让他继续住在家里。他没有自己的房子,只好暂住在弟弟家,但是弟弟却嫌弃他,常年并不回家。

  封朝敏是土市镇的纪委专职委员,也是涩源村的驻村干部。他在走访贫困户时,了解到了王海兵的实际情况。“当初我们是想给他申请房屋新建来着,但是王海兵父亲房子的电表是挂在他的名下,就认定他本人有房,不符合条件,我们也没想到他家里人都不愿意管他。再加上资金不足和土地缺乏等原因,这件事情就搁置了。”村里面的干部说。“不管怎样,我还是要给他争取一下。”封朝敏说道。

  封朝敏于是向镇里面扶贫办汇报了情况,希望能够给王海兵申请救助资金进行危房改造。经过镇党委和扶贫办的多方共同努力,终于向上级部门申请到了资金,但是却面临着没有土地建房的难题。

  封朝敏和村干部经过多次讨论,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需要王海兵的父亲让出一块地,奈何他的后母怎么也不同意,于是封朝敏只好硬着头皮去到王海兵父亲家里去劝说。“大娘,您就同意了吧,我们镇党委政府已经给他申请到了指标和资金,现在就差一块地了。”“大娘,您就答应了吧,王海兵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我们就想给他一个自己的家。”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海兵的后母最终还是同意划出一块50㎡的地给他建房,地方虽然不大,但至少他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了。

  2020年5月底,在脱贫攻坚即将收官之际,王海兵的房子终于建好,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紧紧地拉住封朝敏的手,眼眶微红,不停地点头。“我知道你想对我说感谢的话,但是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习总书记说的,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封朝敏笑道。(蓝山县纪委监委 王玉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