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宜章:加强村级事务监督 退还12.05万元群众资金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9-07 15:57 来源:三湘风纪网

  “纪委喊你来领钱!”8月11日上午11时许,宜章县莽山瑶族乡塘坊村扶贫资金集中清退大会正在举行。赵福保认真地在表格上签下名字,笑着领回了500元——这是属于他的2018年度农村改厕奖补资金的一部分。

  “之前也不知道还有这么多钱补,”赵福保说,“以前没有补到位的钱现在补下来了,对我们农民来说,是个好事。”

  据悉,该县全面推进村级公共事务监督创新试点,塘坊村截留的村民改厕和拆除旱厕奖补资金4.05万元才得以足额追缴到位,并退还到群众手中。“今年6月,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纪检员向莽山瑶族乡纪委反映,塘坊村2017、2018年村民改厕和拆除旱厕奖补资金未全部足额发放到位。乡纪委马上向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纪检员了解情况,核查了村级财务相关资料,又根据发放名单,一户一户地上门核查,发现确确实实有部分老百姓拆除旱厕和改厕的资金没有足额发放到位。”县纪委县监委很快成立了专案组进行初核,并对涉及的人员进行了立案查处。经查,“涉及改厕奖补资金没有全额发放到位的有18户,共0.9万元。涉及拆除旱厕奖补资金没有发放到位的有105户,每户300元,共3.15万元。在改厕和拆除旱厕这一块,村委会违规把村民资金截留下来用于偿还村级建设债务等开支,总共有4.05万元。

  今年以来,该县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公共事务监督新举措,在县、乡、村三级试点设立村(社区)公共事务监督机构,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该县纪委县监委通过整合村纪检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力量,成立了村级公共事务监督机构,改变了以往只注重事前监督的模式,通过村级公共事务监督室的运作,实现了对村级公共事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打通了村级公共事务监督的最后一公里,让小微腐败不再‘任性’。”宜章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如今,村务公开透明,群众顾虑少了,村级基层信访量明显下降,基层纪检监察力量提升了。据统计,自开展村级公共事务监督试点以来,该县惠民惠农领域发现疑点数据12456条,1至7月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立案查处36人,追缴资金120.01万余元,退还群众12.05万元。(宜章县纪委县监委 颜国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