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安乡:送不出去的小菜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9-11 10:55 来源:三湘风纪网

  “黄山岗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6户495人。经过精准扶贫,现在全村仅剩12户未脱贫,但预计年底均能全部脱贫……”

  7月8日,院纪委屈书记与我驱车前往安障乡黄山岗村开展脱贫回访时,向我详细介绍了该村脱贫情况。

  “今天我们回访的第一户对象,就是金婆婆家。”屈书记这句话,勾起了我脑海中3年前看到的一幕。

  2017年3月,我刚到医院打完卡,就听到屈书记办公室里传出一片喧闹声。“屈书记,别的我都不担心,我就怕百年之后,我的儿生活没着落,现在搭帮我还在,能帮衬就帮衬着。”一位脚穿棕色套鞋、身着老式外套的老婆婆泪眼婆娑的说道。她衣领露出的秋衣已经泛白,完全看不出原来的花纹,脸上尽是岁月的沧桑。说着说着,老婆婆便跪了下来,我连忙跑过去,帮着屈书记把她扶了起来。

  “您放心,只要符合评残条件,我们一定帮您办好证明。”屈书记的话给老婆婆吃下了定心丸,老人步履蹒跚,慢慢消失在视野。

  老婆婆走后,屈书记告诉我,老婆婆姓金,有三个子女,其中,小儿子张大哥一家着实让人不放心,夫妻二人由于一级聋哑残疾,就业存在很大问题,只有赶上哪里有包头忙不过来,张大哥才有机会打点零工。

  两天后,屈书记再次提及了她:“小周啊,你还记不记得前天到我们医院来的金婆婆呀?”

  我愣了一下,“嗷!就那个……”

  “对对对,我昨天趁休息又走访了一趟。可怜天下父母心!”屈书记说。“相关政策村里跟金婆婆说明白了,她也去过残联,但是缺乏相关资料,后来当地卫生院的医生就建议她到我们医院咨询了解,她一个老人家,做啥都不方便,这路该怎么走,证明该去哪儿开,我再熟悉不过了,就带着跑跑。”

  再见金婆婆,也是一大早,也是在屈书记的办公室。她提着几把小菜,容光焕发,眼里满是希望。“自家种的,您那么热心帮忙,都没啥感谢的”。几番“你推我搡”下,屈书记不好意思的收下了洗净的小菜……

  “到了!我们下车吧”,屈书记的话语打断了我的思绪。一下车,金婆婆笑呵呵的迎来,“屈书记,好久不见啦!还记得我吧?”

  “怎么会不记得呢,我还有您电话咧!最近还好吧?”

  “好好好,国家政策好,还遇到您这么一个好人,怎么会不好咧!”提起前几个月的殚精竭虑,金婆婆又红了眼眶:“真得感谢您,屈书记,我不同您熟、不同您邻、不同您亲,您又是给我们开评残证明,又是带我给小儿办残疾证,跑这跑那的,真是尽心尽力、帮了大忙啊。”

  “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好,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

  “搭着政府帮助啊,现在我们家是建档立卡户,孩子上学也有补助,一年低保万把块,基本保障有了,日子越过越好咧!既然来了,就留下来吃饭吧。”金婆婆热情的说道。

  “不了,我们还得回访下一家。”

  “那摘点小菜带回去,也没啥送的。”

  “种点小菜也不容易,您们一大家子也要吃呢,留着吧,只要您的日子越过越好我心里就高兴咧。”金婆婆一直目送到我们上车。

  作为初次了解扶贫工作的“小萌新”,我看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也有幸见证了精准扶贫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福利。从他们喜笑颜开的脸上,我知道千千万万的扶贫干部没有白白努力,脱贫攻坚一定能够如期完成,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定会越过越红火。(安乡县纪委监委 周锋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