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东安:“跌倒”的村主任“站起来”了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9-14 15:40 来源:三湘风纪网

  2020年7月24日上午九时,东安县花桥镇唐家村产业扶贫项目“锦绣黄桃基地”正式开园,摘黄桃、品黄桃、赏歌舞,活动现场一片欢声笑语,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个“股东”的脸上,也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最兴奋、最紧张、最激动的要数村主任老唐了,只见他紧紧握着花桥镇副书记于爱林的手激动地说:“于书记,我做到了,我没有辜负您的信任,我终于扬眉吐气了”。

  原来,两年前,村主任老唐曾重重地“跌倒”。

  花桥镇唐家村是较为偏远的县级贫困村,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村民人均收入低,年轻人以外出务工为主,如何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唐家村村支两委看到邻村一年一个样,心里着急。在研究了产业政策后,2015年村主任老唐牵头申请了扶贫项目--黑山羊养殖,刚开始,大家积极性很高,平整土地、建羊舍、出台方案,干得热火朝天,扶持资金下来后,要确定每一家养殖任务,问题来了,村里留守人员大多是老人和小孩,没有劳动力,精力不够不打紧,更重要的是没技术,大家打起了退堂鼓,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小,“把扶持资金平均分了算了”,最后成了大家的共识。老唐连连摇头“不行、不行”,可最后,村民集体签字,主张均分项目扶持资金。唐家村第一个产业扶贫项目就这么虎头蛇尾地“夭折了”。

  问题远没有结束,项目扶持资金是用来扶持产业发展的,分了算怎么回事?2018年4月,东安县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因擅自更改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用途,村主任老唐受到留党察看两年处分。

  “光有热情还不够,老唐能力还是不行,搞产业哪那么容易……”“唐主任也是为了大家好,希望带领大家脱贫奔小康,一是政策没弄懂,二是我们大家不齐心,不能全怪唐主任。”……处分下来后,村民们说什么的都有,老唐心里憋屈啊。“你有想干事的雄心,有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愿望,作为村主任,你是好样的,为你点赞,但无论如何要读懂政策,要严守纪律规矩,总结教训,放下包袱,重整旗鼓再出发嘛,这回,我们要打有准备的仗,我们一起想办法”,镇纪委书记于爱林在回访时看出了老唐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和老唐交心谈心,临走时,于书记拍拍老唐的肩膀说:“等我的好消息”,于书记脑海正酝酿着计划哩。

  2018年,县里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了部分村的后盾帮扶单位,县人武部牵头,县住房保障中心,农商行,自来水公司来到唐家村,驻村帮扶。有了于书记的鼓励,又来了帮扶单位,老唐摩拳擦掌、踌躇满志,每天晚上跟驻村的同志请教、商量到深夜,最后采纳专家建议,选定了“黄桃种植”产业脱贫项目。在总结之前失败的教训后,采取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方式,引导吸收29户贫困户,27户非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形式,建立了黄桃种植基地。2020年,唐家村116亩黄桃喜获丰收,29户贫困户“股东”预计每户增收3万元以上。

  “我犯了错误,组织上没有放弃我,领导和老百姓还这么信任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黄桃丰收了,感恩组织啊!”开园仪式上,老唐被主持人推上舞台,发表“丰收感言”。

  “跌倒不要紧,关键是能再站起来,为了唐家村村民的美好生活,老唐这几年付出了好多!”听到村民点赞,老唐不再淡定,眼眶有些湿润了。

  近年来,东安县纪委监委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贯彻落实已出台的容错纠错机制,做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有错必改,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为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干部更好、更优质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东安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