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麻阳:扶贫路上无小事

八月的天空一片蓝,清晨的阳光很刺眼,我驱车前往文昌阁乡祖冲村,准备走访我的结对帮扶贫困户唐姐。一路上知了在嘹亮地歌唱,路旁的溪水清澈见底,一片片稻田翻着金色的浪花。
我陶醉在这美妙的怡景中,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我一看是唐姐,连忙接起电话。
“小杨啊,我的残疾证找不到了,到处翻了都找不到了呀!”电话那头唐姐显得有些着急。
“唐姐,你别急,我在来你家的路上!”听见唐姐焦急的声音,我赶紧安抚她。
“小杨,你来啦!”还没走进她家,就听见唐姐的声音,只见她站在门边冲我招着手。
一进她家放下东西,我就开始问起残疾证的事情,“唐姐,你电话里说残疾证找不到了?”
“是呀,你昨天给我打电话说要来嘛,我就想着提前找一下残疾证,哪想到翻遍了资料袋和家里都没找到,大概是上次我打扫卫生的时候翻了翻里面的东西,结果没有收好。那现在可怎么办呀?”
看着唐姐焦急的样子,我想起和唐姐结对帮扶以来,我和他们一家建立了牢固的信任,况且残疾证又是她领取补助的证明,虽然每月补助可以直接打到卡上,但证件肯定是不能丢的。扶贫无小事,这事儿不能拖,得赶紧帮她补办!
完成走访回到单位,已经是下午三点多。我赶紧找出电话本,拨通了残联的电话,咨询补办的事项。
“来给贫困户办证你还是第一个,我们正在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办证,刚好你来问,我把她的信息记录一下”,残联的工作人员耐心地给我解释,并回复我说“刚刚查了一下,你这户又是低保户,还享受了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我们已和领导进行请示,她如果行动不便,将她纳入家庭无障碍改造,今年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明年你及时打好报告我们会报上去。不过呢,你现在先给她进行补办,需要她的一寸免冠证件照。”
挂了电话,我得赶紧把这个“惊喜回复”跟唐姐说,不过这照片可怎么办,唐姐是二级残疾,行动不便,我想起在照相馆上班的同学,拨通了她的电话。
“这事儿啊,很简单,你帮她用手机拍一张照片,一会儿我微信把像素要求和手机设置微信发给你,拍好了,拿照相馆来,我们给她p个背景就好啦。”
听完同学的回复,第二天刚好是一个周末,我一大清早联系了唐姐,去她家帮她拍了一张照片,也给她转达了残联的回复。
忙活完已经是十点多了,日头正烈,唐姐从冰箱拿出半块香瓜递给我,一脸不好意思。“小杨啊,辛苦你这来来回回跑了,都赖我手痒去翻资料袋,又迷迷糊糊把东西搞丢。这几年多亏党的好政策和你们的帮助,我们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有你们这样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好干部,让我们如何不信任呀!”
听她这么一说,我也怪不好意思了。“没事的唐姐,你是我的结对帮扶户,虽然这只是一本纸质证明,目前不影响你的每月补助领取,我们就应该把工作做到极致,这是我们的责任。”
唐姐听我这么一说,脸上笑开了花,看着她笑得一脸灿烂,我不禁感慨丛生。
唐姐一家2017年因病致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此前她和老公打工赚了点钱修了两层楼的砖房,进行了简单装修。日子本可以过得红红火火,但唐姐的丈夫2017年眼疾越来越严重,经鉴定为三级残疾;唐姐患过脑血管病后导致手脚失衡,要长期吃药治疗,现为二级残疾;儿子外出打工。现在,唐姐一人生活在他们的这栋房子里。
正是因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唐姐一家现在才能拿到柑桔合作社分红、残疾人生活护理补助等政策性收入。生活有了兜底保障,一家人的负担也就大大减轻,于2019年顺利实现脱贫。
临出门前,我和唐姐约好等周一残疾证补办下来,我下班后就给她送来。看着唐姐愉快轻松的笑容和充满信任的目光,我想,是呀,扶贫路上岂有小事,正是因为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才有如今农村的美好景象和人民坚实的信任。(麻阳县纪委监委 杨慧 贺靖程)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