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专项巡察“亮剑” 反馈问题“清零”

今年以来,郴州市在巡察工作中,对标中央脱贫攻坚巡视工作要求,调配全市巡察力量,市县上下联动,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把过去没有发现、难以发现的问题找准、摸透,促进扶贫领域问题“清仓见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护航脱贫攻坚。
2018年10月12日,市委召开五届市委第五轮巡察暨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正式启动脱贫攻坚专项巡察,至10月20日,县市区委巡察组也全部完成进驻。
经统计,市县两级11个脱贫攻坚专项巡察组共抽调92人,对22个乡镇22个贫困村和22个 贫困人口在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开展了专项巡察。同时,市委还组建了2个脱贫攻坚专项巡察组分别对资兴市和桂东县开展专项巡察。
在桂东县沙田镇大河村,涉及上千人的安全饮水工程水池已建设完工,水管以及水龙头等基础设施也已安装入户。可是,因为气候、水源不稳等因素,一直没有通水。2018年底,在脱贫攻坚专项巡察中,巡察人员在进村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督办,要求沙田镇和扶贫工作队进行专项整改。
“我们要求责任单位与各方齐心协力,将群众用水这个问题解决到位。”桂东县委巡察办督导室负责人郭建根告诉笔者。接到巡察组的反馈意见后,当地党委政府和扶贫工作队立行立改,重新勘察选址,选择了一处水源较为稳定的水源地,作为村民饮水的“源头活水”,让每一户村民都用上了干净、安全的山泉水。同时,当地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大了巡察整改力度,对全镇的安全饮水进行检查抽查。
在资兴市,专项巡察工作也以发现问题为重点,紧盯扶贫资金使用,着力整治“雁过拔毛式”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资兴市八面山瑶族乡大雁山村是省级贫困村,当地楠竹资源丰富,竹制品加工成为当地村民脱贫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村里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特意修建了一条楠竹林区道路。巡察组在当地巡察时却发现这条林区道路并不寻常。资兴市脱贫攻坚专项巡察第一巡察小组组长伍夏文告诉笔者:“这条公路只有几百米长,而且修的是砂石路,但是花费就有5万块钱,我认为这个与实际不相符合。”
经查,该村以修建林区道路工程的名义,虚造了假工程合同、假会议记录、假领条等凭证,套取了专项扶贫资金5万块钱,其中1万块钱发给了贫困户,另外4万块钱去向不明。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巡察组又顺藤摸瓜,发现这个村存在克扣贫困户(扶贫专项)资金等情况。随后,八面山瑶族乡根据巡察组反映的情况进行整改,收缴了违规发放的资金,对违纪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同时,积极推行“一个制度,两个清单”政策,完善事前报备制度,严格审批验收清单、报账清单,对重大事项、重大决议在村民代表大会和村务公示栏上进行公示,堵住了扶贫领域可能存在的腐败漏洞。
郴州市脱贫攻坚专项巡察从三个方面精准发力开展巡察,即紧盯扶贫资金使用、紧盯扶贫项目管理和紧盯扶贫干部作风,重点对扶贫资金、项目申报、脱贫攻坚工作履职尽责等方面开展巡察,从严从实加强督查抓整改。截止2019年底,市委脱贫攻坚专项巡察组共发现并反馈问题72个,移交问题线索7件;县委脱贫攻坚专项巡察组共发现问题1012个,发现问题线索92件;市委常规巡察组共发现59个被巡察党组织在贯彻脱贫攻坚部署、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等方面的问题179个。(郴州市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