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赫山:“坚守”危房的曹嗲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9-16 10:45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近期,我参与到了对赫山街道的“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工作的督查中,在茂林社区实地查看完3户贫困户自来水管安装工程完成情况后,准备跟随社区扶贫专干夏主任去建档立卡贫困户曹金保家看房子。

  曹金保,今年2月初我在区信访平台上受理了一条他反映的“因房屋年久失修要求搬迁重建”的诉求。我很好奇这个似乎总是让街道、社区干部碰一鼻子灰的曹嗲,自上次出具信访事项处理意见后,他反映的问题现在解决得怎么样呢?

  很快,车子停在了路边,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穿过高速公路桥下的涵洞,路的尽头就是曹金保家。眼前是一座砖混结构的平房,有正屋两间杂屋一间,外墙没有粉饰,红色的树脂瓦,显得很朴实,但是看得出来比较新。

  之前的房子我是看见过的,老式泥砖结构,说是有三四十年了,墙面是破的,屋顶又漏水,经鉴定是D级危房。

  “曹嗲的房子是今年6月份开始修缮的,由街道和社区共同筹资5.5万余元,社区请了施工队,并进行监工验收,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房子弄好了。”夏主任介绍道。

  “以前一到刮大风下大雨,我们就生怕他的屋会倒了去,一年要来看好多次”。提到这个,夏主任仍心有余悸。

  老房子确实让人担忧。记得今年3月份,外面下大雨,在办公室值班的我,因担心曹金保的房屋会被冲垮,连夜陪街道熊书记到他家做工作,请他先住到大儿子家去,以确保人身安全。整晚我们好说歹说,磨破了嘴皮,但曹嗲不为所动,坚决不同意搬出来。临走前,熊书记再三嘱咐社区干部,紧盯曹嗲的房子,时刻关注,确保安全。

  “是啊,现在终于不用再担心了。”我长舒了一口气。

  来到地坪前,曹嗲正在树下喂鸡。看见是我们,他很高兴,“哦,刘干部和夏主任都来罗,快坐快坐。”并搬来两把椅子给我们。

  “曹嗲,房子还可以啵?”我笑着问道。“你们亲自帮我搞的,当然可以咯。”他略带腼腆地说。“现在就算下冰雹,也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担惊受怕。”我有点诧异。根据之前我与他的接触和信访办理的情况来推断,他似乎并不担心房屋的安全问题。其实,自从他确定为贫困户以来,街道、社区就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曹金保的住房问题,给他提供过三种解决方案,申请一套廉租房、在他大儿子屋旁边新建一层平房或对旧屋进行修缮,社区还承诺,这三个方案都只是过渡方案,先确保安全,到时候再统一规划,统一安置。但他都不满意,坚持要求分得宅基地建房。不管街道、社区干部如何上门做工作,他就是不松口。

  “其实,我们老两口都70多岁了,住这个老屋足有哒。但屋里还有个瘫了38年的崽,一直跟着我们住,到现在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一想到这个事情,我就觉得愧疚啊。我和他妈身体都不好,还不知道能够活多久,他的哥哥姐妹也没能力管他,你说我们百年之后谁来管他哦?”一说起这个崽,曹金保满脸愁容。“所以趁现在还有力气,我想亲眼看着他的房子建起来。”

  “曹嗲,我们都理解你屋里的困难。但你也知道的,组上地少、需安置的人多,之前社区做了很多工作,仍没有取得组上大多数人的同意。考虑到整个组的稳定,所以我们是打算等所有的安置地都准备好之后再统一分配安置。”夏主任说道。“不管你是不是贫困户,我们都必须对你一屋人的人身安全负责啊。你这危房一天不改造,我们就一天都睡不得一个好觉。”

  “不好意思啊,给你们添了很多麻烦。”曹嗲低着头,有点难为情。“现在新的宅基地也分好了,正在打地基。你去看了没有,还满意啵?”夏主任笑着问。“满意满意,你们是真心实意帮助我们这些贫困户的,我替满崽谢谢你们啊。”瞬间,他的脸舒展开来,再次露出了笑容。

  回来的路上,夏主任告诉我,那次大雨停了之后的第二天,熊书记组织社区召开紧急会议,认为解决曹嗲的危房问题迫在眉睫,要求社区尽全力去争取宅基地,当时甚至还有干部立下了‘军令状’。连续数日“五加二、白加黑”,干部轮番给组上的村民做工作,宣讲政策和人文关怀,多次召集组长、村民代表开会,最后终于通过优先给曹金保在集中安置基地分得宅基地。

  在我看来,曹嗲对危房的“坚守”,是出于他一直以来对儿子的担忧和愧疚,哪怕是有危险,他也无怨无悔。也许是我们扶贫工作做到了他的心坎上,他终于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也让我们明白了他对房子的这份“倔犟和坚持”不是针对我们,而是要为他儿子谋一份长远的保障。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扶贫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脱贫攻坚是场硬仗,越到最后“骨头越难啃”。我相信只有切实把帮扶任务放在心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扶贫路上才一个都不会少。(赫山区纪委监委 刘煜 戴程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