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娄底经开区:倾心帮扶赢民心

“我是一位聋哑残疾人的父亲,我要感谢扶贫路上的帮扶好干部,给予我儿子无微不至的帮助......”7月23日,娄底经开区党委和纪委监工委同时收到一封来自贫困户的感谢信。
写信的人是娄底经开区大埠桥街道办事处双冲居委会的一位80岁的老人,是贫困户胡小辉的父亲。
我2018年从办事处纪委书记调整到区党委巡察办主任岗位,胡小辉是我的帮扶对象。
第一次到他家走访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胡小辉的家在娄底机务段住宅区的车库,低矮潮湿,我当时内心颤抖,必须尽心尽力帮帮这个家,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经了解,50岁的他,先天聋哑,早年经人介绍,胡小辉与同是聋哑残疾人的钟某结婚,成家后育有一子,夫妻俩因与人交流存在障碍,一直未找到满意的工作,其子就读职高,家庭状况经常入不敷出。
走访回来后,我第一时间联系自己所熟悉的企业,同时找人社分局领导和区纪委领导帮忙联系相关企业,又专门抽出时间与胡小辉和他的家人对联系的5家企业一家一家去看,但是,胡小辉不是嫌工作累,就是认为离家太远。
我后来了解到胡小辉以前在广东制衣厂打过工,于是2018年10月又帮忙联系了园区的北成实业,他在熨烫衣服岗位工作,每个月收入2700元左右,解决了家庭收入的燃眉之急。
但好景不长,2019年7月去走访时,他的老父亲告诉我,胡小辉没在北成实业工作了,说是因为一件小事与同事发生争执,就到长沙去了。
2020年7月,我去胡小辉家慰问时,因年初疫情的原因,胡小辉从长沙回来后没找到事做。
他的老父亲还是希望再找个事给胡小辉做,最好还是他熟悉的熨烫衣服的工作,并且离家要近一点。
为此,我想招商局跟企业打交道多些,应该门路广一些,就与招商局的赵科长说起这个事。
赵科长于是向我推荐了他一个朋友的厂子,正好这个厂子在胡小辉家对面的小区,直线距离只有200米,又是一个小型制衣厂,符合他的就职需求。
只是,胡小辉不在家,前几日又到长沙去了。
正是因为我锲而不舍,才赢得了扶贫对象的理解。
胡老爷子信中说道“不管我儿子就没就业,我代表他,以及我全家人对戴主任表示万分的感谢!”
习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深刻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我想,我们工作价值的体现就在于人民群众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这封信不仅是一个肯定,更是一份责任,激励着我在脱贫攻坚工作乃至其他工作中,更要用心用情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我此刻深深感到。(娄底经开区纪工委 戴国益)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