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保靖:推进“县乡一体化”助力基层办案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9-25 10:33 来源:三湘风纪网

  “扶贫领域的信访件从接收、办结到反馈,最快的仅用了十个工作日,如此高效的背后,多亏了片区协作机制……”日前,保靖县纪委监委第五片区召开季度工作会,在一番激烈的交流探讨、分析研究问题后,该县迁陵镇纪委书记向城颖深有感触地的说。

  今年以来,为破解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力量不足、能力不强、业务不精、人情干扰等难题,保靖县纪委监委立足解决突出问题,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推进县乡纪检监察工作一体化工作。

  一是“纪委为主”的选人用人模式。为实现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的领导,保靖县坚持从选任入手,实行纪检干部以纪委为主提名、考察,按程序选举、任命。首先,试行后备人才库制度,抓住干部提名权。按照“基层推荐、纪委筛选、会同考察、实战培养、建库管理”的要求,建立起近100人规模的县纪检监察后备人才库。坚持拟任派驻纪检组长,副科级纪检员和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人选,原则上必须从后备人才库中产生;后备人选须到县纪委相关业务室跟班学习3至6个月,考核合格后方可纳入后备人才库。其次,建立纪检干部“退出”机制。明确规定,县乡纪检监察干部不得分管纪检监察业务以外工作;未经县纪委同意,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随意借调;对工作处于末位,不胜任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实行交流和调整。最后加强经费统管,落实履责保障。将县财政安排的纪检监察人员公用经费,按定员定额归集到县纪委,实行统筹管理使用,确保履职需求。

  二是“分片协作”的力量整合模式。在探索推进县乡纪检监察工作一体化管理改革中,保靖县在不改变管理体制、不增加人员编制的前提下,按照“职责相近、行业关联、区域相邻、力量强弱”的原则,将全县12个乡镇、9个综合派驻纪检组整合成6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县纪委常委兼任片区长,一个内设纪检监察室联系,一名机关骨干进行业务指导,建立起“纪委常委+机关业务骨干+县直、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组织架构,形成“老带新、强帮弱、机关+县、乡一线”的协作团队。在运行上,坚持以片区为单位分工协作开展信访调查、纪律审查、执纪审理、党风政风监督等工作,以月例会方式定期交流业务、调度工作、研讨问题、学习教育,实行“模块化”管理,协同推动工作落实。

  三是“单列考核”的绩效评价模式。为解决“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在探索推进县乡纪检监察工作一体化管理改革中,保靖县对县乡纪检监察干部考核考评工作作出了重大调整。将派驻纪检组长、副科级纪检员和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纪检监察专干的年度绩效考核,从县直单位和乡镇中单列出来,评优评先指标由组织人事部门按15%的比例划入县纪委,由县纪委统一组织考核、统一评价定等,统一奖励标准。

  “全面推进县乡一体化模式,扭转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新兵较多、不会监督、不能办案’的局面。”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县乡纪检监察一体化运行,基层纪委甩开包袱开展执纪监督工作,促进了执纪审查质量的提升。据了解,截止目前,全县共受理信访举报133件,立案57件,结案5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8人,其中双重处分5人。(保靖县纪委监委 龙术娥 彭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