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桃江:有稳定工作的贫困户坚称“脱不了贫”?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10-13 17:10 来源:三湘风纪网

  “松木塘村的老李,怎么在电话里面不说实话。”

  “是啊,他明明在新鑫石料公司打工,村上还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平时入门走访的时候一个劲的‘感谢党感谢政府’,电话核查时为什么要说假话?”

  近日,在食堂午餐时,我听见旁边桌两名经济发展办的同事在小声议论,“松木塘村”是我联系的村,老李虽然不是我的帮扶对象,但也有点印象,可“实话”“假话”又是怎么回事?

  吃完饭,我叫住了经济发展办两名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老李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年纪较大、文化程度偏低、又没有技术,主要靠务农维持生活,收入难以达标,脱贫难度较大。2017年享受易地搬迁政策,搬到离松木塘镇新鑫石料公司不远处后,老李开始在新鑫石料公司打零工,今年六月份,村上结合实际情况还给他们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加上产业分红,物质生活上可以说完全达标了。但是在9月初,镇经济发展办对录入扶贫信息系统的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电话核查时,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老李坚称“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家庭困难、脱不了贫”。

  “稳定脱贫奔小康,关键是靠就业,脱贫攻坚战的最后冲刺阶段绝不能出现‘纸面就业’这种事情。”出于职业习惯,我决定先去“调查清楚”,看看是否存在镇村干部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等违纪问题。

  当天下午,我会同镇纪委、扶贫办到新鑫石料公司了解情况,并查看了公益性岗位相关资料。两个地方跑下来,大家心里有了底,“看来还是思想不过关,只去干巴巴的算收入解决不了问题,扶贫成果群众不认可,得去给他上堂‘思政课’。”

  9月11日上午,我会同扶贫办干部来到老李家中。“你是冷书记吧?”不等我自我介绍,老李就认出了我。得知我的来意后,老李很是过意不去,我详细解释着“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帮扶”等规定,又仔细询问他最近的情况,看是不是还存在什么困难。我问的越是用心,老李就越是不好意思。

  “冷书记,我不该犯糊涂的,现在晓得错了,还累你专门跑一趟。当时想着是不是国家又有什么补贴救济,大半辈子穷怕了,刚过上好日子没几年,生怕好政策突然没了,想着手里多几块钱,心里踏实一些。”谈起之前的“谎言”,老李连忙承认错误。“是我思想上犯了‘穷病’,说实话这几年生活过得蛮好,冷书记,你看看房子里装上了空调,今年政府还帮我们搞了土地确权,这种好日子我以前从来没想过。”

  “脱贫不能‘等靠要’,那样永远都谈不上奔小康。”我边出门边鼓励老李:“撸起袖子加油干,日子只会越来越红火。”(桃江县纪委监委 冷世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