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开辟严查快办“绿色通道” 护航脱贫攻坚

今年来,安乡县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通过建立健全举报、督办、惩处、防范、考评五项机制,开辟了严查快办“绿色通道”,不断深化“四个严查”,持续巩固拓展“一季一专题”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35条,查处违纪人员52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9人,组织处理33人,退还群众资金43.23万元。
建立智能公开的举报机制。为规范信访举报工作,县纪委县监委积极探索建立了“清风连心桥”微信监督群和“1155”信访举报工作机制。一方面,由各乡镇、村(社区)在群公告设置投诉举报电话,并及时在群内公示公开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发放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另一方面,对于收到的信访举报,一律按一个公示栏、一个流程图、五个直办、五项制度的“1155”信访举报工作机制规范化办理。安丰乡纪委书记表示:“微信监督群和“1155”信访举报工作机制不仅是贫困群众表达诉求的‘直通车’,拉近了干群距离,更有效减少了因扶贫信息公开不及时、信访办理不规范引发的越级访、重复访”。据统计,全县今年共受理扶贫领域信访举报8件,较去年相比,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2%,重复访同比下降23.8 %、越级访同比下降30.77%。
建立精准有效的督办机制。县纪委县监委按照监督执纪责任片区,形成了片区协作督办工作机制,将全县115个县直单位和12个乡镇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由1名班子成员、1个纪检监察室联系,每季度对辖区内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存量进行强力督办。如今年5月开展入村督查后,各片区主动认领问题,建立了问题整改销号台账,对入村督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持续跟踪问效,扎实做好入村督查“后半篇文章”,累计对93个问题进行了督办整改或解释公示。又如在扶贫领域信访件动态清零中,各片区班子成员既督又导,对办理进度缓慢的乡镇和纪检监察室适时提醒,促其加快办理进度。截至目前,清理出来的13件扶贫领域信访举报已全部办结清零。
建立严查快办的惩处机制。县纪委县监委围绕“四个严查”,出台了《安乡县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实施办法》,开辟了严查快办“绿色通道”,实行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人负责、专项登记、台账管理、规范处置,确保问题线索办理质效高、无积压、零暂存。同时,建立了提级办理工作机制,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一律由县纪委县监委直查直办。今年来,全县受理的35件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均由县纪委县监委纪检监察室直查直办,目前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
建立源头治理的防范机制。县纪委县监委按照惩防并举、防大于治原则,形成了以案促改常态化制度化机制,择优选取一批扶贫领域案情重大、涉案人数较多或频发易发的典型案例在全县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全面开展以案促改。如今年6月官垱镇合兴村原会计卞某冒领贫困户低保金2.606万元被查处后,县纪委县监委以该案为范本,在全县12个乡镇启动了以案促改,督促县民政局和12个乡镇开展 “聚焦民生资金 加强后续监管”专项行动,清理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61户81人,新纳入低保对象684户1295人,消除低保经办服务廉政风险点6个。
建立激励约束的考评机制。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调动各部门单位积极主动落实扶贫领域专项治理主体责任,县纪委县监委将“一季一专题”专项治理工作纳入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考核办法,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显或存在问题的部门单位在考评时予以扣分,对担当作为不够、履职不力的党员领导干部及时进行约谈,对排名靠前、业绩突出的部门单位和党员领导干部予以全县通报表彰,激励约束的考评机制不仅凝聚了专项治理强大合力,更压实了两个责任。截至目前,县纪委县监委通报批评部门单位26个,约谈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2人次。(安乡县纪委监委 戴述明)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