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花垣:五年陈米没人要 一朝脱销解民忧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10-21 16:12 来源:三湘风纪网

  “要是没有干部们帮忙,我家的几千斤谷子就卖不出去了。”这些天,花垣县石栏镇朋岩村4组村民涂朝兴大爷和左邻右舍聊天时,总要夸夸他的联系干部石红艳。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还得从涂朝兴大爷的家庭情况说起。

  涂朝兴今年80岁,他的老伴石国珍76岁,两口子和三女儿涂美琴、女婿龙群芳居住在一起,下面还有一双在读书的外孙子。一家人生活主要靠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的涂美琴夫妇劳动维持。

  近些年,考虑到老人和小孩都需要照顾,涂美琴夫妇不敢外出,一家六口主要生活来源是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当然,农闲时夫妻俩就到附近打点临工补贴生活,勉强维持生计,被纳入精准识别户。

  “大爷,你家那么多谷子,怎么不拿去卖呢?”花垣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干部石红艳和涂朝兴一家结成“亲戚“后,每月都要到他们家来看看,并发现他们家堆积不少谷子,建议他们卖些。

  “不能卖呀,我们现在都老了,全靠女儿和女婿,他俩身体又差,万一种不了,全家吃什么呢?”涂大爷夫妇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石红艳。正因为有这种想法,他们家的粮食越积越多,有的已经积存了五年,堆满了房子。

  今年7、8月份的时候,一家人突然意识到很快就要秋收了,满屋子的粮食必须处理,否则新谷子没有地方存放。为此,他们决定把谷子打成米拿到场上去卖。可到圩场上和别人摆放在一起,别人的米有的每斤卖2块5,有的每斤卖3块整,一下子就被抢购一空。可涂大爷家的米别人瞟一眼就摇头走开,连续几场一斤也没有卖掉。主要原因是他们家一看就知道是陈米。

  没有办法,他们只好把价格一降再降,最后降到一块钱一斤也没人要。这时,一家人着急了。

  “大姐呀,早听你的话就好了,现在这些米没人要了。”今年9月份的一天,石红艳按照惯例又到他们家走访,石国珍大娘向她倒了苦水。

  “我想办法看看。”石红艳虽然心里没底,但她觉得“亲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一定要尽力想办法解决。

  从涂大爷家走出,石红艳问了几个熟人,可谁也不愿意花钱买这些陈年老谷,一时间把石红艳难住了。这可咋办?真是件令人头疼的事。

  “我的好姐妹,你家要不要购买点老谷子,我的一个联系户家里有很多。”那天晚上,石红艳想着想着,突然想到一个搞养殖的姐妹,不顾半夜深更直接打电话去问。

  “要、要、要。”电话另一头满口答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石红艳兴奋不已,没人要的5000来斤陈谷子在她帮助下,全部脱销了。

  “我卖米都卖不到1块钱一斤,石干部居然帮忙把谷子都卖到这个价,太感谢了。”第二天,石红艳带着好友到涂大爷家装满两辆三轮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皆大欢喜,涂大爷脸上的愁云顿时烟消云散。

  这是花垣县纪委监委消费扶贫的一个小故事。自8月份全州开展消费扶贫以来,花垣县纪委监委在每人消费500多元的基础上,又积极帮助帮扶联系户推销产品。据统计,今年9月,花垣县纪委监委通过自购和推销的方式帮助雅桥村、朋岩村、猫儿坡村群众销售价值69819元的农产品,既帮助他们减轻销售成本,又帮助他们销售好价格,提前超额完成消费扶贫的任务。(花垣县纪委监委 石绍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