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津市:守好分红的“最后一公里”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10-23 10:08 来源:三湘风纪网

  “我加入的藠果合作社分红啦,我家有1500元,钱还不少呢,都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这‘小白果’真成了咱的致富果呀!”近日,湖南省津市市白衣镇钟灵村贫困户尹明清激动地拉着村干部的手,说着入股藠果产业分红到账的好消息。

  尹明清口中说的“小白果”就是津市特产藠果,白衣镇有着一百多年的藠果种植历史,因着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优势,种出来的藠果结构紧凑、皮层多且薄、纤维含量少,具有独特的白嫩、爽脆,深受大众喜爱,藠果产业由此成为了津市市白衣镇重要的脱贫产业。2019下半年,白衣镇成立了藠果专业合作社,并用150万元扶贫资金建成了500亩藠果基地,合作社与全镇275户贫困户均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

  为有效防止产业发展中出现弄虚作假、优亲厚友等问题,白衣镇纪委实施三大举措保障扶贫产业真真正正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一是加大排查,确保真实。成立产业验收组,紧盯藠果产业基地申请、核验等环节,实地走访贫困户185户,抽查150余份入股分红协议签订情况,实地现场勘察藠果产业基地种植面积及长势情况,确保产业项目按期按质实施。二是多次督查,督促整改。镇纪委多次牵头对藠果产业开展督查,通过对比产业台账资料、产业实地勘察情况、贫困户反馈情况的动态数据,深入查找问题,及时汇总数据,发出督促整改函5份,要求村居限期整改,确保工作落地见效。三是严明纪律,长效管理。镇纪委在藠果产业发展前期、中期及产业验收时均召开专题调度会,严明工作纪律,对责任不清、作风不实、落实不严的村居、帮扶人和参与验收的工作人员,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确保让贫困户实实在在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今年7月,藠果产业产生了收益39.95万元,为了将产业收益精准地分配给不同贫困程度的贫困人口,实行了“差异化分配”模式,即40%的收益按全镇贫困人口进行平均分配,60%的收益按贫困户的一、二、三类贫困等级以户为单位进行分配,农户最高能分到2200元左右,少的每户也有900元,镇纪委对资金分配、资金发放等进行全面监督,逐一比对核实贫困户贫困等级和应发分红款,确保每一笔分红款都真正落实到群众手中。

  藠果丰收不仅仅只有直接出售这一条致富路,在镇纪委的大力协调促动下,在白衣镇当地企业内成立了一个扶贫车间,用来加工收购的藠果和其他农副产品,并根据部分贫困人口的身体状况设置了特殊岗位。截至目前,扶贫车间共吸引了约100人贫困人口就近务工,工资平均每人每月达2000元以上,该镇还未脱贫的25户56人将于今年顺利脱贫,藠果产业发展真正带动白衣群众走上了“致富之路”。(津市市纪委监委 周杏 张胜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