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西湖管理区:再次备战的小伍 因为“想读书”

今年的高考季,对很多人来说很特别,尤其是小伍。2020年,“六稳”“六保”之年,小伍选择为理想、为自己将来就业积累更好的“资本”,再努力一次。
扶贫先扶志
我是2018年开始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小伍一家四口的,小伍的爸爸是先天肢体二级残疾,但也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挣点钱,妈妈有时打点零散工,妹妹上初一。小伍今年高考,早些时候由于疫情影响延迟了两个月开学,那段时候,我经常给小伍的爸爸打电话,问起小伍的学习情况,沟通中了解到小伍想当一名人民教师。
小伍所在的村是区教育局扶贫工作队驻村,可以说还是有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清晰的记得那次教育局驻村工作队开展扶贫家访活动,小伍的班主任周老师在她家进行家访,就小伍在学校、家庭的表现交流了看法,“小伍成绩在班上中上的样子,人比较老实,肯用心学习,有点需要注意,要多交流,不懂要及时搞懂,没搞懂的可以多问老师”,周老师面带微笑的说道。我当时注意,小伍显得有点不好意思,我向其竖起大拇指,“加油”!
后来,我经常会问起小伍的学习情况,提出个人的建议。心想,如果小伍能够考取理想的大学,这对个人来说又是新的起跑线,对这个家庭来说是内生动力的增长,是扶智扶志的重要体现!想到这些,一种暖心的感觉油然而生!
揭榜的失落
7月23日,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上午十点二十一分我拨通了小伍爸的电话,“伍叔,女儿考得怎么样?”
“下午三点,准时揭榜,到时第一时间告诉你好消息!”小伍爸欣喜的挂断了电话。
时间滴答滴答。下午五点三十九分,还是没有接到电话。焦急中我再次拨通了小伍爸的电话,“伍叔,怎么样?”
“不行,只考了400多分,447分!”电话那头小伍爸是笑着说的,但我能够听出来,笑得很牵强,我说了些鼓励的话,没有再多说什么。
从那以后的很多天,我有问起过小伍的投档录取情况,但小伍爸总是说结果还没有出来,志愿只报了一个2020年精准扶贫招生计划,这是个不错的选择,但竞争肯定很激烈,我猜想小伍应该还做了些其他方面的打算。
艰难的抉择
9月18日晚上,为了面对面沟通了解小伍的具体状况,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我来到了她家。小伍不在,只有小伍的妈妈和妹妹在家。我迫不及待的问小伍的具体情况。
“她决定去复读,正在上晚自习,我等下要去接她。”
小伍妈的一句话印证了我的猜想,小伍不是孤注一掷的填报了唯一的一个志愿然后一直等结果,他选择了为了自己的理想再奋斗一次。
“我曾经问她读书累吗,她说累什么,可以看出她想读书!老师也说,这次高考成绩,她发挥失常了!那天成绩出来,知道成绩后,她关上门,拉起窗帘,让自己静了一天。下了决心,再努力一年……”说到这,小伍妈的泪框湿润了。
“小伍妈,‘想读书’就让她好好读,现在政策这么好,加上自己努力,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您要多鼓励她!我也是经历了两次高考的呢,以过来人来看补习的这一年,绝对值得!”
在回家的路上,我回想着自己高考失利的第一年,庆幸自己当时有勇气做出了同样艰难的抉择!再努力一次,奋斗的过程,怎么会不值得呢?“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加油,小伍!(西湖管理区纪委 封吉龙)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