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保靖:特殊的“节日礼物”

“晓飞,你的包裹到了,看地址还是从福建寄过来的呢”。十月四日清晨,在镇政府办公室值班的我,被快递小哥的叫声吸引。
“福建?我没有福建的朋友啊…”怀揣着一丝好奇,我拆开了包裹。
……
“哇,是一面锦旗呢!”
“心系同胞温暖人心,排忧解难助爱回家。”
“赠吕洞山镇人民政府,纪检专干彭晓飞,吕洞山镇村民龙树莲二零二零年十月一日送。”
听着身旁同事的议论,渐渐将我的思绪拉回到半个月前。
龙树莲的妈妈石贤凤是我在吕洞村的结对帮扶联系户,刚到“石妈妈”家时,得知她家庭十分困难,靠着种植茶叶为生。大儿子龙竖鸣患有精神疾病,常年在吉首市荣复医院住院,小儿子龙树心早已成家分户,并且还要顾及两个正在读小学的孩子,常年外出务工,无力照看母亲,女儿龙树莲外嫁福建厦门,由于工作的原因不能经常和家里联系,“石妈妈”时常念叨这个女儿,但是苦于自己年纪大了,不会操作微信。因此我每次走访,都会用自己的手机和姐姐龙树莲微信视频联系,让她们母女能在视频里诉说对彼此的挂念。渐渐的,我的称呼从“石阿姨”变成了“石妈妈”,龙树莲自然而然也被我叫做姐姐。
“来,妈妈,快和姐姐视频,姐姐现在有时间,等下孩子醒了她又要去忙了。”半个月前,我得知姐姐龙树莲有时间微信视频,一大早就拿上手机陪着石妈妈在家等消息。
……
“晓飞,国庆快到了,姐姐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视频快结束时,姐姐龙树莲在电话那头一脸神秘的说道。
“我不要什么礼物,就盼着你能回来,石妈妈还有竖鸣哥一直在家等你呢!”
每次说起竖鸣哥,姐姐龙树莲眼里总是含着泪花。
“我们目前正在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办理残疾证,但是龙竖鸣情况特殊,我们暂时也帮不了忙。”去年年初,县残联为了给行动不便的群众办理残疾证,组织人员到各乡镇开展上门服务。但是哥哥龙竖鸣由于常年在吉首市荣复医院住院,不具备带他出院做鉴定和上门办证的条件。
不愿意放弃的我联系到了镇民政所的吴大哥,他告诉我最近由于办证需要,荣复医院也可以进行精神残疾方面的鉴定,但是需要自行联系那边的主治医师和相关鉴定人员,让她们填写相关表格、开具鉴定结果并签字盖章,然后把表交去县残联才行。
我猛然想起来我有个朋友在荣复医院当护士,赶忙打她电话联系,但她表示不在一个科室,不过可以找人帮忙问一下,几经周折终于被我找到了主治医师的电话,说明来意。他也特别热心,因为我是第一个给结对帮扶人做鉴定办证的人。
把表格交去县里一个星期之后顺利拿到了龙竖鸣的残疾证,得知他符合享受低保政策,我又赶紧跑到政府民政部门给他办理了残疾补贴,随后才将残疾证送到“石妈妈”手里,第二个月当我得知“石妈妈”家的惠农一卡通上显示残疾补贴到账的消息,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去年年底,竖鸣哥病情有所好转,在妈妈的坚持下把他带回了家。
“孩子,叫小姑!”十月五日我再次到“石妈妈”家走访时,龙竖鸣指着我,对弟弟龙树心的两个孩子说道。我心头一震,眼眶也红了,我们俨然已经成了一家人,这声小姑,就是家的味道,就是最好的证明。
国庆期间,我意外的收到了来自外地姐姐快递寄回来的一面锦旗,这是我在祖国生日这天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同时我也知道我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这面锦旗应该送给广大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是他们,不忘初心,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脱民生之贫,致民生之富。我们应该心怀感恩,继续前进,为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保靖县纪委监委 彭晓飞)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