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泸溪:杨大姐担心稻花鱼卖不出去,在村群里……

秋风千里,稻花鱼肥。金秋八月正是收获稻花鱼的时节,泸溪县武溪镇红岩村的稻花鱼丰收了。村民们忙着抓鱼,卖鱼,田野里一派热闹景象。
红岩村地处县城城郊,一条辛女溪穿村而过,两旁稻田平整肥沃,是种养稻花鱼的好地方。自省民政厅工作队来到红岩村以后,因地制宜将稻花鱼作为村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发展,修水渠砌堡坎,出台优惠政策,全村稻花鱼种养面积达到了260多亩,为村民脱贫致富带上了“快车道”。
可是,该村村民杨晚花看见别人家稻花鱼卖得差不多了,自家稻花鱼还没找到卖家却发了愁。稻花鱼要是在两周内不能放水捉完卖完,稻谷就错过了收割季。
年近70岁的杨晚花晚年生活幸福,儿孙孝顺。可她看见亲戚家的2亩好田杂草丛生,无人耕种,就跟亲戚说好,自己请人耕种,买了1500元鱼苗放了进去,精心养大。
一下子怎么销售得了那么多鱼呢?更何况寨子里各家都有稻花鱼。杨大姐坐在田坎上听着稻花鱼游动的声音,既不知道自己家稻花鱼有多少斤又找不到销路,愁得唉声叹气。
这时,她突然想起村民碰到有事情需要解决都会在“湘西为民”村级微信群里反映,并且也得到了镇村干部的及时处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中午1点,她在村群里发了一条消息:“红岩村的父老乡亲:辛女溪第三组,中等寨人满天飞家有稻花鱼出售,欢迎大家来采购,我的电话是……”
群里静悄悄的,似乎她发的信息像石沉大海一般。她心想:“这下没搞头了。”
其实,在群里沉默的背后,村民、工作队、入群驻村干部都看见了,知道这个从来不发销售信息的老大姐是遇到难题了。分别忙开了,顾不上给她发消息了。
工作队在朋友圈晒出了替她制作的稻花鱼抖音;武溪镇纪委书记邓溶在朋友圈发出了销售广告,跟自己的同学、朋友打电话积极销售,并承诺送鱼上门;驻村干部杨胜喜向亲戚朋友推销稻花鱼,武溪镇的干部行动起来了,红岩村的村干部、村民行动起来了……
第二天早上,让杨大姐意想不到的场面出现了。十多个从县城来的顾客来她家捉鱼了。镇纪委书记邓溶说:“大家帮忙你家销售稻花鱼来了……”杨大姐高兴得合不拢嘴,赶紧招呼大家捉鱼。稻田里大人、小孩忙着捉鱼,笑声、惊呼声撒满了田野。
村里的辅警张波搬来了梯子,帮忙大家把泥乎乎的鱼送到小溪里换水;村民杨永忠帮着顾客提鱼送鱼;村民杨建军帮着大家捉鱼抬鱼,村干部也赶来搭把手。
一番忙碌,近百斤稻花鱼销售一空,杨大姐这一天进账近3000元。好客的杨大姐高兴地邀请大家到她家去吃稻花鱼,纪委书记邓溶和镇干部告诉她:“你的稻花鱼卖完了,我们就高兴了,我们还得赶回去一家一家的送鱼呢。”大伙儿回县城送鱼去了。
让杨大姐担心的稻花鱼销售问题一天就解决了,稻谷也能按时成熟了。杨大姐高兴的告诉村里人:“我自己都没留得一条稻花鱼,全都卖完了,幸好有这个村群,有这些关心群众的干部……”(泸溪县纪委监委 胡灵芝)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