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双峰:纪委“护航”养牛场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10-27 15:09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还有多少存栏牛,销售好不好?”“还有276头,今年已出售30多头,获利40多万元。”近日,双峰县青树坪镇纪委书记朱卫华,与黄丝桥村村主任曾长红就肉牛养殖场经营情况一问一答。

  事情还得从2017年说起,黄丝桥村曾长红、刘双寿、雷有凡等5位经济能人,每人出资50万元,创办了黄丝桥村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看中了本村云泉组一座30亩的荒山,于当年5月,喊来2台挖机,轰隆隆干了2个多月,把荒山铲为平地,盖起了2栋600多平方的牛场和2栋500多平方的仓库,添置大型拖拉机、玉米收割机、铡草机等农机农具,从河南买回80头黄牛,请来4个易地搬迁贫困户,负责牛场的饲料、技术管理。

  正当牛场办得顺风顺水时,2018年8月,个别村民到镇里上访,由此惹上了麻烦。

  “当时我们以合作社的名义,就长山岭这片荒山与组上签订了12年的承包合同,租金也一次付清,谁知个别人认为租金价格不合理,请求镇里出面,废止合同,重签合同,搞得牛场一度受到了影响。”股东刘双寿说。

  “我2018年从走马街镇调来青树坪镇任纪委书记不久,就摊上了这件事。”朱卫华说,“镇党委政府对该村民上访很重视,要求由镇纪委牵头,协调解决落实。”

  于是,朱卫华带领镇纪委、镇经管站和联村工作组的7名干部,下村入户,了解情况。

  “通过走访群众和察看现场后了解到,这片30亩的荒山已荒废多年,杂柴杂草长得比人还高,当初合作社请来2台挖机平整荒山相关费用就达20多万元,如果不承包开发,仍然是荒地一块,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纪委干部谢星辉说,“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做好思想工作,村民达成了共识,认可现有承包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表示再也不上访了。”

  至此,这起上访事件画上圆满句号,为助力产业扶贫铺下了扎实根基。

  “有了纪委的保驾护航,我们放手大干。”股东雷有凡指着牛场,欢悦之情溢于言表,“镇纪委十分关心我社的养殖业,朱卫华经常给我们提建议、送良策、解难题,牛场越办越兴旺,去年共出售100多头黄牛,宰杀了20多头。对于贫困户,我们不但优价供应,还上门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全县的养牛大户基本上都是从我们这里购买的。”

  负责给牛喂料的贫困户刘时辉说:“2017年牛场建成投产后,我与陈楚德等3位易地扶贫对象成为牛场的工人,每人每年有4万元以上的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双峰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