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坚持“三个导向” 确保“回头看”效果

10月15-16日,株洲市纪委监委按照省纪委监委的统一部署,组织全市175名纪检监察干部深入173个贫困村开展入村督查“回头看”。“回头看”工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到每个贫困村党组织,以督查问题得到根本整改为目的,既“督”又“战”,进一步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推动脱贫攻坚各项责任任务落实到位。
一、坚持目标导向“回头看”,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强化督查。在对全市贫困村开展“全覆盖”“地毯式”问题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紧盯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方面情况开展3轮大数据分析,共发现疑似问题数据3255条。经交办有关职能部门核对,清理和校正问题数据2932条,并对用水困难、补助下发不及时等7个实际问题下发督办函,责成各有关单位限期整改到位。围绕““四不摘”政策落实目标强化督查。聚焦因学返贫、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失业返贫、因疫情影响返贫等5类重点对象,围绕各项防返贫措施落实情况,深入贫困户了解实情,发现脱贫产业项目单一、项目库建设薄弱、因失业造成家庭收入锐减等问题11个。针对以上问题,市纪委将向市扶贫办、市农业农村局发出监察建议书,要求进一步推进产业扶贫建设,完善返贫致贫监测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信访清零”目标强化督查。落实“一个信访件、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 “五个一”要求,实行委领导包案化解工作机制,对纳入“信访清零”清单的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进行“回头看”。截止目前,全市129个信访问题已办结123件,办结率95.3%,基本实现动态清零。
二、坚持问题导向“回头看”,进一步督促整改落实。紧盯上轮问题整改情况开展督查。上一轮入村督查共发现问题359个,经本次“回头看”,该轮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整改完成率100%。就个别单位存在整改不及时的问题,约谈责任人员2人。紧盯国家普查、中央督查等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开展督查。目前,国家普查、省级考核反馈的27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时督促市级行业部门分别对产业扶贫、农村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等10个领域进行了“回头看、回头查”,全面巩固“一季一专题”活动成果。紧盯“回头看”新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此次“回头看”共收集群众意见和诉求35条,发现新问题109个,已督促立行立改17个,当场解答不合理诉求32个,交办并跟踪整改问题95个,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在幸福株洲监督与服务微信群里进行公示,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
三、坚持结果导向“回头看”,进一步凸显工作成效。推动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难题。与市直职能部门联合开展就业扶贫“五送行动”,即送岗位信息到户、送务工人员到厂、送扶贫车间到村、送公益岗位到人、送技能培训到乡。截至目前,全市开发建设扶贫车间376个,已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66754人,占总人数的89.68%,比去年增加1500人。推动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按照国务院扶贫办推进消费扶贫“三专一平台”部署,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帮扶特色专馆,联系职能部门在大型超市建立帮扶专区,根据所在村特色产品创造性设置与贫困户“一对一”的帮扶专柜,同时积极推动机关食堂带头参与消费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扶贫专馆3个、专区3个,投放专柜2300台,全市今年可确保完成消费扶贫交易额14亿元(省指导性任务为4.3亿元)。推动解决满意度难题。着力查找扶贫干部在意识、感情、服务方面的差距短板,进一步推动扶贫干部提高认识、改进作风、优化服务。针对群众提出的一些不符合政策和规定的诉求,督查人员及时与群众沟通交流、疏导情绪,做好脱贫攻坚政策宣传、解读工作。此次“回头看”共走访1857户,召开座谈会228次。在今年国家普查中,株洲市扶贫工作群众满意度达99.7%,远高于国家下达的90%标准。(株洲市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