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涟源:“男媒婆”一家人的笑容

涟源市龙塘镇河东村14组贫困户王选安,前些年因车祸背部受伤,失去部分劳动能力,家庭经济越来越差,妻子离家出走,留下3个幼小的孩子,王选安既当爹又当妈,可能是男人粗心,三个小孩的卫生没人管理,成了河东村的贫困户,大家担心他脱不了贫。
4月,我们趁扶贫“回头看”督查机会,特意赶到河东的沙子冲看了王选安的房屋,这是一栋2000年以后建筑的二层砖混结构,基本上没有装修,通水通电,算是刚刚达到住房安全的标准。王选安没在家,向邻居打听到王选安因身体差,不能去做建筑杂工了,改行当起了农村的“男媒婆”,他又串门走户给单身男女当红娘说媒去了。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校全部停课,三个小孩在家闲玩。我们走进王选安的家门时,孩子们没有搭理我们,客厅的东西乱七八糟,桌凳上有一层厚厚的灰尘,客人不敢坐,三个小孩的衣服很脏,油渍和灰尘沾满了全身,小脸蛋黑乎乎的,像在井下挖了煤似的,精神状态不怎么好。13岁的大女孩当起了“家长”,正在拿着菜刀切一些疏菜,切菜板不太卫生,11岁的妹妹和8 岁的弟弟在一旁观望。督查组的人与小孩交谈,大女孩说有1个月没有吃猪肉了,自家没喂鸡,当然也吃不到鸡肉,我们连忙把情况仔细记在本子上。
刘支书介绍,王选安家庭经济困难,作媒婆的年收入在1万左右,今年脱贫要人均年收入5000元,他家的条件按照标准又评不上低保,很难达到脱贫标准,为此刘支书采取了几项补救措施:一是安排村妇女主任经常到他家检查卫生,帮助搞卫生;二是帮助王选安多养鸡鸭、在后山荒坡上种植了几棵桔子树,发展经济;三是刘支书私人每年帮助王选安代交医疗保险1千多元,他没有钱偿还的,算是个人捐赠。
娄底市纪委驻村的颜书记说 ,“只要能够帮助王选安脱贫,大伙都使足了劲”。娄底市纪委监委向河东村拨出了专项扶贫款,只要有村级工程建设,优先安排王选安在村上务工,让他多赚钱又照顾孩子,落实三个小孩的就学教育补贴。我们还倡导大家帮助小孩购买或捐赠衣物,让孩子们的生活干净舒适些。
我回到家里,马上跟女儿打电话说了这事,女儿很支持我的捐助衣物的行动。女儿说,家里的衣柜里有她从北京买回的几件新衣服,还有些小时候没有穿过的新衣服,她不打算穿了,要我和妻子一起找出来,马上给这三个没娘孩子送去,天气还冷,千万不能挨冻生出病来了。女儿还说床底的纸箱子有很多的书,正值疫情不能去学校读书,也选一些书送给贫困户的孩子们,多学习,补知识。没过多久,我开车给王选安家送去18件衣服和1个新书包。
10天的扶贫督查,我走访了39户贫困户和14户非贫户,记满了一个笔记本,列出了“旧屋翻修的、危房改造的、办残疾证的、大病救助的、高速公路折迁房屋补贴的、医疗保险的、教育助学的、特困人员救助的、惠农卡打钱到位的”等诸多问题,向河东村支委和娄底市纪委监委扶贫工作队提出多条扶贫建议。
日前,在河东村驻村的龙塘镇武装部的李伟副部长告诉我,河东村的村干部轮流在王选安家帮助打扫卫生,娄底市纪委监委段干部经常看望去王选安的三个小孩,王选安外出做“男媒婆”次数少了,在家耕作2亩农田,喂了100多只鸡,种植了果木林,做了玉米、红薯、黄豆、花生和时鲜疏菜,他家里的经济逐惭好起来了,人均年收入超过了5000元,有肉吃,有鸡呷,伙食好多了,家里呈现清洁整齐的面貌,特别三个小孩子穿上我送去的衣服,变得漂亮了,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涟源市纪委市监委 胡中奇)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