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花垣:扶贫监督的“孤独行者”

晚上10点,大街小巷人流渐稀,喧闹一天的花垣县城开始宁静,一辆公务用车从乡下回来直接驶入县纪委纪委大院,两个干部匆忙下车后直奔二楼党风政风监督室。
“看样子又要到12点才整理好,我们在坚持一下,明天早上把问题及时转办到相关单位,督促他们整改落实。”“是的,群众利益的事不能等。”两人边上楼边讲。显然,他们是下乡督查回来,看样子又得加班。
其中1人就是花垣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主任龙胜伍。在花垣县纪委监委工作的3年来,牵头开展多个扶贫领域专项整治,走遍全县12个乡镇241个村居600多个山寨,走访多少群众,加了多少班,“得罪”了多少人,谁也不知道,各种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明白,在扶贫监督的路上他是名副其实的“孤独行者”。
纪检监察系统把党风政风监督室称为“小纪委”,顾名思义党风政风监督室要承担纪委监委大量核心工作,而作为全国精准扶贫首创地,扶贫领域作风与腐败问题的监督执纪任务艰巨,作风督查、群众诉求、惠民政策的落地落实等样样要查。所以党风政风监督室需要一个业务能力、协调能力都过硬的人来“掌舵”。2018年,花垣县监察体制改革,在基层工作十多年,又有多岗位工作经历和办案经验的龙胜伍,被推举为花垣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掌舵人”。
龙胜伍把重要精力放在扶贫领域作风与腐败问题的监督执纪问责上,工作细致入微,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疑问都要核实清楚。
2018年5月,湖南省“互联网+监督”总平台给花垣县反馈了56条“有轿车、有商品房”户违规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问题线索。
因为涉及的乡镇多,龙胜伍带领党风政风监督室其他3位工作人员走村串户调查核实。考虑到群众白天都外出劳动很少在家,他们只好白天到相关部门调阅资料,晚上才能走村到户实地了解情况。
起早贪黑整整30天,最终查清了12户群众因被他人借用身份买车的事实,实际家里且非常困难,从而使这12户困难农户继续享受了精准扶贫的各项惠民政策。在入户调查时还发现26名工作人员在精准识别阶段存在识别“不精准”的问题,造成不符合条件的群众违规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现象,最终有21名责任人受到约谈处理,5名责任人被立案审查调查。
“扶贫监督工作事关群众利益,必须细之又细。”为这个“细”字龙胜伍几乎是“5+2”“白加黑”的工作,不厌其烦地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有时从乡下回来已是夜深人静。
“你们先回去,我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做的。”回来之后,他总是让其他同志回家休息,留下自己一个人在办公室又忙着起草调查报告。
为了掌握各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驻村工作开展情况,他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对全县所有村居进行明察暗访,查看驻村人员的到岗到位情况。近三年来,他走遍了12个乡镇241个村居600多个山寨,有的村寨甚至走过了好几回。
这两年,花垣县纪委监委开展10个系统治理,简称“十个一”专项行动,其中属于扶贫领域的六个专项治理都要龙胜伍担任专项治理办公室主任,牵头开展工作,被同事们称为“六办”主任,从制定方案到执纪问责,样样要亲力亲为,忙得连轴转。
因为太忙了,他常常顾得了工作顾不了家。“好”在他的妻子没有工作,可以包办照顾父母和孩子的任务。可父母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每况愈下,去年以来就交替生病住院;今年长子又上高中,一家人生活全靠龙胜伍的那点工资支撑。他的妻子只好外出务工。所以,除了工作外,他还要照顾家庭。工作忙的时候,他恨不得把自己成几个人来用。
今年9月上旬,他上午下乡调查核实,下午又找人谈话,居然忙得连给手机充电的时间都没有。
“伍哥,你儿子住院了,快去看看!”同事龙彪气喘吁吁地跑到谈话室找龙胜伍。
原来,他的儿子在学校摔晕了。老师了打龙胜伍的电话却关机了,又联系他妻子也没有联系上。辗转几个来回,问到其以前的一个同事,大家一起把他的儿子送到医院。办好住院手续后,老同事才想办法找到龙胜伍同办公室的龙彪。
“对不起,真的对不起!”当龙胜伍赶到医院的时候,孩子已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4个多小时,眼睛迷离得只有一线缝隙,听到龙胜伍的声音,泪水从两个眼角流了下来。
那一刻,龙胜伍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一句话儿也说不出来。
这样的辛酸,谁能理解呢?只有他才知道其中五味杂陈,庆幸的是儿子没有大碍,一个星期后顺利出院。他又来到扶贫监督的路上,孤独前行……(花垣县纪委监委 石绍辉 石健)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