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祁阳:纪检情系贫困户 引来清泉润民心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11-10 16:00 来源:三湘风纪网

  “蒋书记,您又来啦!快到家里坐坐!”10月13日,在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回头看、回头查、回头改”百日行动时,刚进村子,半边街村寨岭村民申文明便迎上来,热情地打招呼。

  “老申,新机井的水质好不好?水量够不够用?”

  “放心,水好得很,清亮着哩!您看!”老申边说边拧开水龙头,“多亏党委和纪委领导的关心,给俺们挖了水井,现在全村组生活用水、庄稼灌溉都不成问题,再也不用靠天吃饭啦!”看着哗哗流出的清水,老申两口子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两个月前,这个村组群众的吃水用水情况还是另一番景象。

  “俺们这儿长年没水喝,每天都要从几里外的水井那儿一担担往屋里水缸挑水。镇、村干部一直说帮我们解决,可到现在还没着落,这事你们管不管!”今年8月12日,当黄泥塘镇纪委书记蒋玉成来到半边街村寨岭入户走访调研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情况时,正要出门挑水的村民老申提着自家水桶气愤又有些无奈的抱怨道。

  “饮水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关系群众日常生活的质量。如不及时解决,势必会成为全镇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设小康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接到问题线索后,蒋玉成立即召集村干部召开村务会,了解寨岭脱贫攻坚工作的现状并商议对策。

  原来,黄泥塘镇半边街村距离祁阳县城50余公里,下辖13个村组,共有居民320户1089人,贫困户20户68人。其中,位于海拔700多米的高山上的寨岭的贫困户就有4户13人,而造成寨岭贫困的主要原因便是缺水。据村民介绍,寨岭因地势高、岩层多,土壤根本储不了水,生活用水全靠下雨。一旦20天左右不下雨,村里仅有的一口水塘就会完全干涸,为了节约用水,全村组人大热天经常几天才洗一次澡,鞋上粘的泥土也只能靠风干了后自然脱落。

  “村里没有水井。以前,村民们自己从山上找水源埋管道接‘自流水’,常常一整夜接不了一桶水;水塘里的水又浑浊不清,即便烧开了也无法饮用。”谈起吃水问题,村干部也是愁容满面,“之前,镇、村干部想通过立项向上级争取资金,从山下通过用提水泵房二次加压把自来水引上来,可因海拔高,技术难度大,铺设管道及增压设备所需费用预计得近百万,远远超过县里项目审批预算,村里凑不齐这个钱,项目也就迟迟未能推进。”

  “吃水问题不解决,脱贫便无从谈起。一定要把干净放心的水通到村民家里。”蒋玉成迅速给县纪委递交了一份报告。当天下午,由县纪委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镇政府等联合支持,寨岭饮用水工程特事特办,马上就审批下来了。

  经农业农村局、水利局、镇政府及半边街村委会的多方协调、规划、勘测、论证,大家决定钻井找水,并确定了2处钻井点。期间,水利局、农业农村局负责筹措拨付资金和技术指导,工程交由村里人自己请人做。

  8月13日,钻井队进村作业,村民盼望已久的饮用水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当其中一眼掘至110米,另一眼掘至114米时,清泉喷涌而出。经水利专家检测,确保水质合格后,村民们争抢着帮忙安装潜水泵、架设水管、清洗蓄水池……通过近十天的努力,汩汩清泉终于流进了各家各户。

  “反映的问题当天就有回应,第二天就有行动,不到十天,问题就解决了。现在,我们终于不用再为吃水发愁了。纪委办事效率就是快,真是帮我们老百姓解决了大问题……”新机井投入使用当天,寨岭村民老申紧紧地握着蒋玉成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扶贫工作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消除贫困是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党和政府对世界的庄重承诺。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帮助百姓找准致贫因素,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消除阻碍发展的外部环境,真真正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使命!”蒋玉成如是说。(祁阳县纪委监委 伍孝雄 陈黎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