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麻阳:老张的“扶贫感言”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11-11 16:31 来源:三湘风纪网

  深秋的农村,一片片稻田和橘林变成了金黄色,虽然空气中泛着一丝凉意,但人们都在田间地头劳作,一派繁忙。

  此时,一个背影瘦弱、背着沉甸甸篓子的人,正一拐一瘸的向我走来。这个人就是老张,我的结对帮扶对象。

  “今天天气不错,有商贩在收购柑橘,我刚摘了一些柑橘去卖,今年的柑橘大丰收呀!”。

  老张说这话的时候,客气又腼腆,充满着自信,看着他自信的笑容,回忆瞬间涌上心头。

  2018年,我调至谭家寨乡任纪委书记,开始了对老张的结对帮扶之路。那时候,老张家已经完成了危房改造,儿子小张在外务工,家里还有柑橘收入,家庭条件已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但老张还是很愁,十多年前老张就落下了三级残疾;爱人椎间盘突出严重,劳动力弱;女儿离异,身体虚弱,几乎没有劳动能力;儿子小张38岁未婚,体质也差。老张担心扶贫过后,这一家又该怎么生活。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帮”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扶贫关键要扶志,我觉得更多的还是要做好人文关怀。

  那段时间,我一有空就与老张交流,将一系列政策讲给老张听,告诉老张“脱贫不脱政策,以后要是出现困难,乡党委、政府一定会想办法帮助解决最低保障,而且低保贫困户住院完全不用担心,任何时候,国家都不会抛弃他们”。

  就这样,老张的心态逐渐好转,深情地说:“有党委政府的关心,我再也不用担心以后的生活了”。看着老张的思想包袱慢慢卸下来,我想如果他儿子小张能稳定下来,那就更好了。我多次问到他儿子现在外面情况怎么样,有什么新打算,但老张对小张的情况一无所知,只是说等他儿子回来时,要我和他儿子见面,再一起商量。

  去年9月份,小张回到家里,第二天老张就给我打电话,要我跟他儿子见个面,我接完电话,立即赶到老张家。只见小张一米七多的个头,看起来还比较精神,但黑黑的脸庞略有发黄。我问小张,今后有什么打算,他说回家帮家里做点农活,先养身体。

  我问“没有其他打算”?

  小张沉思了一下,说:“我想自己开一个油坊,但目前资金不够”。

  “需要多少资金”?我继续问道。

  他说:“有三万元应该够了”。

  我说“我去问下农商行,现在贫困户可以申请小额信贷,你应该符合条件,打算什么时候要?”

  他说:“打算明年搞吧”。

  弄清小张的想法,我就急忙联系了农商行,农商行了解小张的家庭情况后,当即答复我“小张可以贷款”。听到这个好消息,我马上告诉了老张。

  然而,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银行信贷业务暂时停止服务,我给小张打电话说明情况,要他再等一等,没想到小张说:“感谢你对我家的关心,我和家里商量过,我的身体可能还不适合在家创业,等疫情好转,我还是想外出务工。”我又问他有没有务工地,我可以帮忙联系人社部门提供劳务信息,他说已经联系好了,我听了很高兴。考虑到老张家春耕实际情况,我向乡党委报告为他家争取了临时救助。

  ......

  老张一边给我塞橘子吃,一边给我算了一笔账,现在小张在广州务工,工资收入每月有5000元,家里再养了几十只鹅,加上柑橘收入和赶集给别人理发收入,预计年底可达到6万元。

  “黄书记,不用太担心我们,国家救助要给那些更需要的人”,老张真诚地说道。我接着问老张,对扶贫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他说,通过经常嘘寒问暖和细致入微的帮扶,让他有了精神支柱,也更加有了生活的信心。说到这里他还把亲笔书写的《时代的见证》拿给我看,说这是他对党和政府最想说的话:“突降灾祸掀狂澜,无情肆虐殃人寰;众志成城抗疫敌,战地花放迎春暖。……归根结底一句话:只有听党话,跟党走,日子才能过得平安幸福;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顺利战胜一切灾害”。

  接过这份《时代的见证》,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贫困户写出的肺腑之言,他用所见、所闻及切身感受表达了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也肯定了我们这几年的帮扶成效,那一刻,我感觉到这份“扶贫感言”是如此的沉甸甸,眼睛一下子湿润了……(麻阳县纪委监委 黄锋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