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蓝山:来自太阳的扶贫力量

11月18日,我和蓝山县楠市镇塘泉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朱文超约好,再去塘泉村的光伏扶贫电站基地看一看。
塘泉村是全镇唯一的贫困村,现有的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在3年前全部实现脱贫,但扶贫产业基础薄弱问题仍然制约着他们脱贫后的生产生活。
在国家扶贫资金的帮助下,总投资约45万元、占地面积近700平方米、装机总容量为6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在塘泉村光伏扶贫电站很快开工建设并实现并网发电,稳定收益持续时间预计为25年。仅2020年1-10月,塘泉村光伏扶贫电站总发电为46338千瓦,解决了塘泉村部分用于聘请贫困人口承担公益岗位的工资和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劳务费用支出。
立冬过后,难得暖阳高照。上午10时许,我们到达塘泉村宋家岭自然村对门砠的光伏发电站处: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蓝色多晶硅组件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配电室内,一条条电缆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传输到电网。
“现在光伏电站按照‘绿色发展、稳定脱贫’的目标,采用‘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运行,可以吸纳因身体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弱劳动力,来这里做保洁员、打零工,一天有100元左右的工钱。”塘泉村支部书记梁楚石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情况。
在光伏电站不远,有七八个趁着晴好天气用半自动化收割稻谷的农户。“徐书记、朱队长,你们早啊!”突然,正在给多晶硅表面做保洁的贫困户梁志得微笑着向我们打招呼。
“老梁啊,现在身体怎么样了,工作是否吃得消?”
“感谢徐书记的关心,身体还可以,现在在家里做些农活,还可以在家门口打点小临工,每月收入还可以。”说起现在的工作,老梁十分满意。
“那挺不错啊,现在的新农村生活都赶上小城镇了!”我笑着和老梁开玩笑说。
走在塘泉村的乡村小道,看着村道两旁的亮化、美化工程和两边田地间勤劳的“蜜蜂”,我由衷祝福全镇所有像老梁这样积极向上、勤劳肯干的低收入家庭,在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普照”下,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美好。小康路上,一定少不了他们爽朗的欢声笑语。(蓝山县楠市镇纪委 徐盛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