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保靖:“向书记,我儿获得举重冠军啦!”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11-27 09:29 来源:三湘风纪网

  “向书记,我儿获得举重冠军啦!我太开心了,感谢你这些年的关心和鼓舞……”10日下午三点,保靖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向光仲在办公室审阅案件资料,微信“叮叮”一声弹出了一条信息。向光仲立即点开微信,发来“报喜”信息的是复兴镇蓬桂村阙家组建档立卡户周贵芳,也是他的结对帮扶联系户。

  原来,周贵芳的儿子滕舟洋在湘西州民族体育学校读书。前不久,刚满13岁的滕舟洋参加了湘西自治州第十四届运动会举重项目,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举重男子丙组冠军。周贵芳得知此消息后,给远在浙江务工的丈夫滕建辉“报喜”外,也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帮扶干部向光仲。

  这条信息,令向光仲十分欣慰。“脏、乱、破旧。这是周贵芳家里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回想四年前第一次走进周贵芳家,向光仲对眼前杂乱无序的场景记忆犹新。

  过去,周贵芳家里因三个孩子上学,尽管夫妻俩精明能干,由于孩子们需要有人照顾,夫妻俩不得不按“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全家只能靠滕建辉一人务工收入养活,这导致其家境贫困,生活拮据。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政府将她一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三个孩子学杂费免了,每人每年还有2000元的生活费补贴,这解决了家庭的大头开支。

  “从前,被生活压得气喘吁吁,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这些年享受了国家帮扶政策,老向(向光仲)更是把我们当成亲戚一般对待和照顾,这让我们一家人对生活燃起了希望。”说起家里的变化,周贵芳百感交集。

  这些年,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周贵芳一家的居住环境旧貌换新颜,室内还配置了饮水机、电冰箱、电视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室外是水泥硬化的庭院宽敞又整洁,彻底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生活环境。今年,她家里的厕所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猪厕合一”变成了明亮、干净的独立卫生间。

  “称两斤肉,买几本课外书,带些孩子们喜欢吃的糖果,走‘亲戚’去咯……”向光仲说,逢年过节滕建辉在外务工回家了,孩子们也在家里,一大家子欢聚一堂时刻,工作再忙碌也会先放下手头的事儿,去和他们一家人吃个便饭,与滕建辉聊聊在外务工的见闻,听听孩子们上学的趣事,同时不忘激励夫妻俩“拔掉穷根”的信心和力量。

  这是向光仲“惯例”的做法,四年来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关怀与关爱,周贵芳一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政府帮一把,帮扶干部拉一手,一家人脱贫了。但要过上小康生活,还要靠自己去奋斗,靠一家人去奋斗。”尽管远在浙江,平时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经常保持着联系,向光仲的鼓舞与帮助,滕建辉心存感激。

  在结对帮扶这四年时间里,向光仲早已与周贵芳一家打成一片,家里家外如同亲人一般,平时又十分注重“思想扶贫”,这些年周贵芳一家思想精神面貌也是焕然一新。

  “乡村振兴战略让我看到新的希望,尽管身在异乡,我也有在研究、在思考返乡创业的赚钱路子,毕竟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四十岁出头的滕建辉干劲十足,对未来返乡干事创业充满了期待,更渴望在留在家乡与妻子齐心协力干出一番事业来。

  “无论国家给出多少精准扶贫的策略,帮扶干部创新创造多少精准应对措施,最终都必须实现激活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向光仲说,作为一名结对帮扶干部,将帮扶各项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鼓励他们自立自强、自力更生、心怀感恩,只有真正发挥出内生动力作用,才能够夯实脱贫后劲。(保靖县纪委监委 龙术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